有一天,皇上和果郡王一起在看《虢國夫人圖》,皇上就說:所謂美人,需得風情靈動,知情識趣才好,否則再美也是一個木頭美人,有什麼意趣?
果郡王馬上接了一嘴說:所以皇兄如此寵愛莞嬪?
有件事讓我特別感覺奇怪。
果郡王總是在皇上面前,有意無意的提起甄嬛。
要說按禮法而言,小叔子老是提起嫂子,總是與禮不合。
而且若是果郡王真是暗戀甄嬛,那老是在皇上面前提起甄嬛不是膈應自己嗎?
畢竟這樣風情靈動的美人,是你皇兄的,又不是你的。
但是我總覺得果郡王是在時時刻刻探聽皇上對甄嬛的態度,好決定他下一步的舉措。
而果郡王既然提起了甄嬛,皇上就說自己近來太忙,沒有時間為甄嬛安排生日,你花樣多,不如你為甄嬛準備一個新奇的生日宴會吧。
果郡王也欣然同意,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借花獻佛的機會。
這個生日宴會我以前分析過,是甄嬛第一次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因為甄嬛在生日宴會上太得意太出風頭太飄了,導致后來華妃立刻害死淳常在,皇后讓安陵容送舒痕膠,華妃趁皇上皇后不在宮中,借機為難懷孕的甄嬛一系列組合拳都來了。
但我以前沒想到的是,把甄嬛在生日宴上捧得比眾人都高,風頭蓋過皇后和華妃,卻是果郡王的大手筆,再配合上甄嬛被華妃罰跪的時候果郡王正好在太后宮里侍疾,所以甄嬛的第一胎就算不是果郡王弄的,他也是推波助瀾之人,并且他也精準預料到了皇上皇后出宮之后,華妃必定饒不過甄嬛,甄嬛必有一難,所以他才事先在太后那里等候英雄救美的良機。
首先,我們看果郡王為甄嬛選的過生日的地點:牡丹臺。
這可是戳了皇后的肺管子了。
一個小小的嬪位,過個小生日,自比牡丹,艷冠群芳,你讓皇后的面子往哪擱?
華妃當日的臉色極其難看:在這給她過生日,也太抬舉她了,她也配?
劇中給了華妃的鏡頭,沒有給皇后,是因為華妃心直口快,喜怒更形于色。
但我覺得,這次生日宴會,感到最難堪最丟臉的人,應該是中宮皇后。
接下來說說姣梨妝這個細節,這個細節我以前從未說過。
因為這個細節只有用子宮革命的視角才能看清楚。
大家發現沒有,姣梨妝只是皇上和甄嬛私底下的閨閣情趣,這種最最私密的消息怎麼會傳到宮外去的?
而且齊妃并不知道這事,就說明宮內沒有傳開,卻在宮外各貴族福晉命婦那里傳開了,說是皇上親手畫就,親自取名,何等深情厚意,所以各貴族命婦紛紛效仿,乞求「夫妻」和睦,一時在京中蔚然成風。
這個姣梨妝是誰傳出去的,又有誰有那麼大能量讓姣梨妝名滿京城?
想想果郡王是怎麼以精通六藝名滿京城的?
想想當時皇上畫姣梨妝的時候只有崔槿汐一個人在甄嬛的身邊,后來姣梨妝這件事就在宮外傳開的,而且各命婦都知道甄嬛此時最得皇上寵幸。
此時華妃的臉色真是極其難看。
如果說皇上只是寵愛甄嬛,那華妃還可以安慰自己,畢竟她與皇上是真心相愛的。
但曹琴默偏偏要說姣梨妝那是「交了心」,而且還傳到宮外去了,連宮外命婦都知道如今皇上眼里最寵愛的就是甄嬛,這在無形中就是在給甄嬛拉仇恨。
然后果郡王又放了漫天的風箏,但是最當中的那鳳凰的風箏,卻讓甄嬛親自來放,取百鳥朝鳳之意。
你看看,牡丹臺,夫妻和順的姣梨妝、百鳥朝鳳的風箏,后來果郡王所演奏的鳳凰于飛的笛聲,哪一個不是僭越?
這后宮又不是你甄嬛一個人的,還沒當上皇后哪,就要踩在皇后的臉上了。
這一場群戲中,各人的表情都極有深意。
眉莊是對皇上心灰意冷,所以臉色黯淡,心不在焉的樣子。
安陵容則頗有牙根癢癢的感覺:姐姐所得到的恩寵,豈是我可以相比的?
皇后作為中宮只能一臉假笑,但背后剪秋黯然神傷的表情才是她內心真實的想法。
而華妃,華妃的臉色在生日宴上就沒有好看過,連帶曹琴默都覺得甚是不開心。
但是這些敵意,甄嬛都渾然不覺。
此刻甄嬛還是沉浸在鳳凰于飛,夫妻和諧的美夢當中。
她說夫妻和順恩愛,是世間所有女子的夢想。
「夫妻」這個詞,以前甄嬛可是只敢和皇上獨自相處的時候說的,如今飄了,竟然敢在大庭廣眾下說出來了,皇后還在身邊呢。
我一直覺得,在第一次出宮之前,甄嬛的心態很飄,也頗有虛榮心,危機意識不強。
但人無完人,你要求一個十七歲養尊處優的貴族少女在盛寵的時候就處處謹言慎行,也不太現實。
但甄嬛飄了,僅僅是因為甄嬛的虛榮嗎?
你不覺得塑造這種風光無限的寵妃意象的果郡王也有些許責任嗎?
我一直覺得,愛一個人,勢必要為她的安全考慮。
一邊說鐘情一個人,一邊卻把這個人推到人人嫉恨,人人巴不得她倒霉摔跟頭的危險境地,這是愛嗎?
不要告訴我果郡王不知道在宮里獨寵的寵妃有多危險。
果郡王不是在桐花臺偶遇的時候說過他不希望甄嬛太受寵愛,以致重蹈他母親的覆轍嗎?
怎麼為甄嬛過生日的時候把自己說的話忘的一干二凈,光顧著借花獻佛,唯恐甄嬛不夠風光呢?
除了為了獲取英雄救美的機會,進一步獲得甄嬛的信任以外。
果郡王還有一層心機,他一直在利用甄嬛打擊華妃和年羹堯的勢力。
雖然很隱約,我一直覺得果郡王和年羹堯是政敵,他一直在皇上面前給年羹堯上眼藥。
當然年羹堯也各種看果郡王不順眼,所以說果郡王去勾引華妃肯定是無稽之談,上趕著為年羹堯遞刀子的行為。
要我說,子宮革命是個非常大的命題,果郡王不可能一開始就想到我要讓甄嬛生下我的血脈,然后篡位成功,這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果郡王一開始把崔槿汐和小允子放到甄嬛身邊,自己又多次勾引甄嬛,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他想利用甄嬛的得寵,來打擊華妃,進而打擊到年羹堯(和端妃的目的是一樣的)。
所以崔槿汐和小允子總是有意無意的挑起華妃和甄嬛的矛盾,總是能給甄嬛的宮斗提供各種人力物力的支持,總是讓甄嬛不甘蟄伏,爭當后宮得寵的第一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甄嬛和華妃的矛盾白熱化,才能讓華妃露出更多的破綻,或是情急之下做出皇上不能容忍的事情來,牽連到年羹堯,這樣果郡王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果郡王的心機,遠比你們想象的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