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借著扳倒甄嬛的高興勁兒,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以「慶祝朧月出生這個喜事」為由,請求皇上為后宮的妃嬪晉封。
皇上問她應該晉封誰,皇后便替自己的員工向皇上要了賞,祺貴人、安陵容,獨獨沒提及眉莊。
皇上覺得不妥,眉莊出身可以、相貌端莊、性子也溫婉,而且入宮也很長時間了,怎麼也不應該落下眉莊。
便問:你不覺得惠貴人也應該晉封嗎?
皇后聽聞,卻以「莞嬪離宮,就是因為性子過于倔強,惠貴人的性子也很倔強」之由搪塞了皇上。
皇上因為甄嬛的決絕離開,一直垂頭喪氣的,打不起精神來,本就對這些小事不上心。提到眉莊,也許是顧及眉莊照顧太后的功勞。
而皇后又把甄嬛得罪皇上的舊事說出來,皇上更是不愛多管了,隨即疲憊不堪地對皇后說:你看著安排吧……
可太后是旁觀者清,自是知道皇后拒絕晉封眉莊,是想培植自己的勢力,想一家獨大,在后宮唯我獨尊。
趁著皇后來請安的工夫,太后問道:安嬪和祺嬪伺候得皇帝怎麼樣?
皇后特別滿意,開心地說著:都很好!
太后卻說:那就好,是該放些穩重的人在皇帝身邊。
太后明顯是意有所指,論及穩重,哪個人有眉莊的造詣,太后這麼說是在提醒皇后,不要做得太過分。
而皇后顯然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回答到:還得性子和順,要不然都像莞嬪那樣,會讓皇上傷心的。
太后算是瞧出來了,皇后阻止眉莊晉升,又這麼留意甄嬛,是對甄嬛不放心。
這麼刻意為之,就說明甄嬛誤穿純元故衣,家人流放寧古塔,這些就有可能是皇后的手筆了。那麼皇后實在是陰狠毒辣,跟曹貴人有一拼了,不得不妨。
之前太后就懷疑,一件衣服皇帝怎麼可能生這麼大的氣,一定還有其它的事。這麼一試探,果然是牽扯了朝政的事,皇帝才至于那麼大發雷霆。
華妃一死,根本沒人制衡得了皇后,得給甄嬛留條生路,以備不時之需。
于是太后說:過去的事就過去了,甄氏廢位離宮,此生是再也回不來了,有功夫多看著點眼皮子底下的人,別再出什麼差錯才是。
太后雖然有意替甄嬛開解,可皇后那樣的性子,怎麼會輕易罷手,于是安排芳若姑姑來給皇后敬茶。
皇后非常詫異,問太后芳若怎麼在這里?
太后簡單介紹了一下,說芳若是甄嬛的教引姑姑,皇上忌諱甄嬛的事,便把她打發了出來。自己看著她還算穩妥,就留了下來。
太后讓芳若姑姑給皇后上茶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芳若姑姑可是跟竹息姑姑同等地位的宮里老人,端茶倒水的活根本用不著她。
讓芳若露個面,就是想試探皇后,看看一旦觸及皇上對甄嬛的放不下,皇后會怎麼做。
緊接著太后提到南方冰雪成災,要讓后宮主持祈福大禮,問及皇后怎麼打算?
皇后便真如太后所料的一樣,說到:宮里向來都是在寶華殿祈福,臣妾想,等到開春,去甘露寺也好。
一則:省了請僧尼入宮的銀子;二來:臣妾也可以帶著各宮妃嬪出宮,更顯誠意。
皇后說這話的時候,太后露出了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心想:宜修啊,你怎麼變成了這樣,非得趕盡殺絕嗎,看來我是真得留一手了。
最后再問一遍皇后:你執意要去嗎?
皇后也會打哈哈,說到:臣妾聽皇額娘吩咐。
太后看皇后說得那樣肯定,即使這次不讓她去,她也會找其他的由頭去甘露寺的,索性早做了斷。
太后同意了皇后的請求,皇后帶著自己的馬仔們去甘露寺狠狠地羞辱了一通甄嬛,還殃及到了眉莊,眾目睽睽之下,被皇后罰跪在大殿之中。
皇后此次甘露寺之行甚是滿意,回來口口聲聲說著甄嬛已經不存在任何威脅,要不是親眼所見,也不知她過得像個螻蟻。
馬仔祺嬪也是慣會獻媚,揣測皇后的心意,囑咐寺里的靜白,不必善待甄嬛,由得她自生自滅就是了。
這一切都在太后的意料之中。
所以眉莊替甄嬛向太后求情的時候,太后很快就準了眉莊的請求,說派人去看看,總不至于讓甄嬛受盡折磨而死就是了。
眉莊還向太后請求要搬去碎玉軒,替甄嬛守著。
太后很是不忍,勸眉莊道:你可想清楚了?皇帝倘若對莞嬪還有心結,你一搬進去,就等于打入冷宮了……
眉莊反正對皇上也沒意思,隨便應付著太后說:等皇上心結解開,一切都會好的。
太后打斷她說道:那可不一定!
太后說完,也許是覺得哪有什麼不一定的事,皇帝喜怒無常,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非要處置隆科多不可。
皇帝這麼些年,對純元也是念念不忘。
所以又改了口說:既然你喜歡,就由著你吧。
太后答應眉莊的事,還真是說到做到,立刻派芳若姑姑去看了甄嬛。還給甄嬛帶了調理身體的補藥、捎去了敬妃、端妃準備的衣服、還有太后賞賜的阿膠……
太后還讓芳若打探甄嬛對皇上的看法,甄嬛也是避之不談,想來甄嬛也是對皇上放不下的。愛之深、恨之切,這可不是太后想要看到的結果。
于是芳若姑姑開解甄嬛說道:恕奴婢多嘴,您這樣怨恨在心不能釋懷,實際上也是自己難受啊……
太后也是擔心甄嬛心結難解,便又讓甄嬛重操舊業,抄錄起了佛經,還讓芳若一個月來一次,這樣欺負她的人也就不敢太放肆了。
臨別之際,甄嬛用一盒子首飾來試探芳若姑姑,想請芳若姑姑給朧月做個項圈。
倘若芳若姑姑收下了這一盒子首飾,那麼太后的照拂就是有了水分,芳若只是在例行公事。
而芳若姑姑沒有收下其他的東西,說明太后是真心體諒甄嬛的處境,知道她在外艱難,積蓄不多。
這麼一波操作證明,太后也真是存了良善,就像芳若說的:太后雖然七災八難的,但是心里并不糊涂。可有些事情,太后也只能明白,不能插手。
說的就是甄嬛父母流放的事情,雖然已經知道是皇后做的手腳,但也不能把皇后怎麼樣,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皇后在太后面前還是菜了點,姜還是老得辣!簡單一刺激,皇后便此地無銀三百兩,露出了馬腳。
恰恰也是因為皇后的不依不饒,讓太后有了忌憚,才會出面設法保全甄嬛。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果然不虛!否則,勢必盛極必衰,反噬自己,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