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光錦事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甄嬛做得過分了,把浮光錦賞給浣碧,導致安陵容開始黑化。
我之前也寫過一次關于浮光錦事件,但都是站在安陵容的角度,寫她的被動型人格,心里明明疑惑不爽也不愿主動去找甄嬛要個說法,寧愿帶著恨與不甘暗中和甄嬛決裂,也不愿坦蕩地去做一次有效的溝通。
今天,我要站在甄嬛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她把浮光錦賞給浣碧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
在認知方面,安陵容和甄嬛之間差了一百個沈眉莊。認知決定行為模式,所以, 在行事風格方面,安陵容和甄嬛之間也是有壁的。
先梳理一下這事的前因:
眉莊被禁足,甄嬛獨木難支,為了生存,甄嬛決定扶持安陵容,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扶持一個盟友出來。
甄嬛本著兩廂情愿的原則,先對安陵容透露了她的意向,然后安陵容考慮后決定接受甄嬛的扶持。
于是,甄嬛全心全力地為安陵容梳妝打扮,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撩皇帝的辦法都用在安陵容身上,精心營造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氛圍感,令皇帝對安陵容一見傾心。
這時的甄嬛和皇帝還在熱戀期,但為了生存,她不得不犧牲愛情。安陵容得寵后,她自己一個人坐在湖邊發呆流淚,那個傷心難過勁,惹人心疼。
這就意味著,甄嬛作出這種犧牲是要換取現實利益的,那就是把安陵容收到她和眉莊的小團隊里,為其所用;而安陵容靠甄嬛獲寵,她在享受得寵的諸多好處時,也要為三姐妹這個小團隊服務:這在甄嬛眼里就是價值交換,互惠互利,是公平的。
然而,安陵容在獲寵之后是怎麼做的呢?
她享受了權利,卻不愿履行義務。浮光錦事件,就是安陵容不遵守這種職場互惠互利規則的直接表現。
為了更好地闡述這種職場的互惠互利規則,我們先看一下其他遵守互惠互利規則的情況。
第一個案例:
眉莊被禁足后,又被華妃陷害感染上時疫,是甄嬛不遺余力地營救,不僅幫眉莊洗清罪名,還求溫實初醫治好了眉莊的時疫。
不久,富察貴人流產時,甄嬛當眾被太醫診斷出已經懷有身孕。
這時候眉莊作為盟友是怎麼做的呢?
她趕來碎玉軒看望甄嬛,對著浣碧、小允子等人一頓差遣,囑咐他們如何把甄嬛伺候的更舒服些。
甄嬛笑著說:不要了,哪就那麼嬌貴了,都鬧得不安生了。
看甄嬛不喜歡這樣,眉莊便笑著說:我倒忘了,你養胎最嬌貴了。于是就吩咐其他人都出去。
到這里,眉莊給甄嬛提供的是情緒價值:是你有了身孕,我為你感到開心,希望你穩妥舒適。
然后甄嬛問眉莊:「你把他們都打發走了,那誰來服侍我呀?」
眉莊就像哄小孩子一樣溫柔地對甄嬛說:「我來服侍你好不好?」
這就是一種表態,你救我于水火,而我也什麼都愿意為你做。
從后面甄嬛說眉莊「你自己的身子才好,就這麼急著趕過來做什麼。」也能看出來,眉莊是第一時間趕來的。甄嬛對她的上心,她也是用對甄嬛的上心來回應的。
緊接著,眉莊提醒甄嬛:「嬛兒,我是真為你高興哪,可是今日富察貴人小產,皇上又沒有回來,我也真為你擔心哪。」
你為我肝腦涂地,我為你兩肋插刀;你為我打點,我顧你周全:這才是合格的盟友關系。即便甄嬛和眉莊有情意和交情在,但本質就是一種契約關系。
第二個案例:
趁甄嬛第一次失寵的空檔,安陵容投靠皇后復寵成功。
得寵后,安陵容帶著皇帝賞她的蜀錦送給皇后,皇后摸了摸蜀錦道:「皇上賜你的蜀錦真的很好,你穿在身上一定楚楚動人,更得皇上憐愛。」
皇后這是拿話試探安陵容態度,安陵容趕緊表態說:「臣妾卑微,怎配擁有這麼好的東西,天下奇珍都應該歸皇后娘娘,所以臣妾將這些蜀錦都盡數獻給娘娘。」
注意,這里做個標記,安陵容是把蜀錦盡數獻給皇后的喔。
皇后聽了安陵容這番話并不滿意,她敲打安陵容:「皇上寵愛你,連金縷衣都可以輕易獲得,這些蜀錦比之皇上的寵愛只不過是區區之數。」
皇后的意思很明顯啊,我扶持你,不是圖你得寵后給我反饋點好東西的!你要拿出來我想要的東西。
安陵容趕緊跪下表忠心:「臣妾能有今日都是皇后娘娘恩賜,臣妾沒齒不忘。」
皇后很不屑地扭著身子,對安陵容說:「起來吧。」
然后繼續敲打她:「你有心,皇上賜你的這些蜀錦是當年給莞嬪的數倍,獨占恩寵,感覺如何呀?」這就是提醒安陵容,沒有我給你的扶持,就憑你能得到這些?!
安陵容再次表忠心:「臣妾心里明白,若非皇后娘娘調教,臣妾絕無今日。」
皇后懶得聽安陵容這些嘴上的忠心,不耐煩地說「好了,你的心意本宮知道」,皇后看重的是想要安陵容的實際行動,說白了就是讓安陵容為她做事。
于是明確地告訴安陵容:「你想要取莞嬪而代之,本宮都已經遂你心愿了,華妃太跋扈、莞嬪又聰明,本宮都不喜歡,看你懂事,本宮成全你,也是成全自己。可是有一條你得牢牢記著……」
皇后這是給安陵容下達任務指令和行動方針呢!你不能像華妃和甄嬛那樣,你得乖乖聽我的話,為我所用,為我辦事。
而皇后強調的那一條就是讓安陵容侍寢之后記得喝避孕湯藥。
不要覺得皇后殘酷,她和安陵容之間也是價值交換,只不過皇后的性格導致她索取回報的方式更狠絕。
看完這兩個履行互惠互利規則的案例后,我們再來看看浮光錦事件。
首先,甄嬛舉薦安陵容得寵后,安陵容是穿著浮光錦來見的甄嬛,而且她看到甄嬛后說的第一句話是:「剛給皇后請了安,惦記著姐姐所以就過來了。」
「惦記」一詞用的很微妙,按理說「惦記」是放心不下的意思,這里她這麼說有種「無關緊要」的感覺,尤其是在這種時候說給甄嬛聽,就有種「我得寵了很忙的,但還沒忘記姐姐」的感覺。
究其根源,無非是安陵容覺得自己終于得寵了,和甄嬛一樣是正經小主了,能抬起頭做人了。
她認為自己和甄嬛平起平坐了,否則她不會穿著浮光錦前來。
而且,她送給甄嬛浮光錦的說辭是:「……我只留了一件,還有兩件送給了皇后和華妃,另兩件我拿來送給姐姐。」
對比安陵容給皇后進獻全部的蜀錦,這里安陵容只不過是把甄嬛當作姐妹,是那種我有了好東西也分享你一點的那種慷慨姿態。
若是按照互惠互利的規則,她就不會把浮光錦送給皇后和華妃。參照華妃扶持頌芝做了答應后,頌芝和華妃一起同仇敵愾地對付甄嬛,而安陵容在明知華妃和甄嬛不對付的情況下,還把浮光錦送一件討好華妃。
這暴露了安陵容自己的野心,她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正經小主了,要自立門戶去打點關系了。
這就好比在職場中,安陵容是個普通無聞的員工,甄嬛作為團隊主管要強化一下團隊實力,就暗中幫助輔導安陵容做業績,讓安陵容取得了老板皇帝的關注,然而安陵容轉頭就要自立門戶帶團隊當主管跟甄嬛平級了。
別說甄嬛不開心,這事擱誰身上能開心?
所以啊,浣碧再笨,她也能看出來安陵容這種姿態的前后變化,即便不私心站在她自己的角度上,僅是從甄嬛的角度出發,她也指定不待見安陵容。所以她說:「安小主現在不一樣了,原不用天天過來的」。
說白了,人家利益輸送給你了,到你表示的時候,你卻顧左右而言他了,甄嬛這方不爽很正常。
對比眉莊對甄嬛說的那句「我來伺候你好不好啊?」,再對比安陵容對皇后說的那句「臣妾能有今日都是皇后娘娘恩賜,臣妾沒齒不忘」,安陵容在甄嬛這里得到了那麼大的好處,竟一點表態都沒有。
而且安陵容不僅不來對甄嬛表忠心,不給利益回饋,還膈應甄嬛,她說:「若使姐姐有絲毫不快,陵容必不再見皇上。」
咋滴,皇帝要見你,你還能抗旨不見啊?這不就是道德綁架甄嬛麼?
所以甄嬛也只好說:「這是賭氣話,怎麼說我也是半個媒人,新娘怎能為了媒人而不見新郎的面呢?」甄嬛能這麼回話,真的已經很給面子了。
而且,更讓甄嬛無語的應該是, 安陵容那種作為姐妹有福同享的高姿態,我安陵容終于能給姐妹一些好東西了。
送浮光錦給甄嬛,儼然是安陵容的一場自滿自得的自我證明。她在甄嬛面前一陣賣弄:「聽說這浮光錦在唐朝時是高昌國的貢品,下雨也沾不濕的……」
而事實上呢,安陵容剛坐下之時,甄嬛就一眼看出來安陵容穿的是浮光錦,連皇帝一共有幾件庫存都了解。
說白了,后宮得寵這塊蛋糕就是那麼大,安陵容能得寵,全靠甄嬛把自己的蛋糕讓出來一部分,人家投資你,是要回報的。
所以,浮光錦算哪門子的回報?
在甄嬛的邏輯里,若不是我把自己的蛋糕讓出一塊給你,你安陵容怎麼可能得到浮光錦。
所以甄嬛壓根就不會穿浮光錦,這是她投資失敗的證據啊,她自己穿了膈應自己麼?
而安陵容呢,有點雙標。臨死前她回憶起甄嬛扶持她得寵這事,她是這樣說的:「你對我處處照顧,施予援手,不過是施舍冷飯而已,你是要我代替沈眉莊去爭寵,好鞏固你在宮中的地位。」
咱就是說,安陵容這邏輯著實令人無語,你跟她談錢的時候,她跟你談感情,你跟她談感情了,她卻跟你談錢。反正任何時候,都是她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是最要緊的,別人的需求和感受,她不在乎。
沒有合作和契約精神的安陵容,就只能最終受制于皇后、任皇后擺布。
所以從職場的互惠互利規則這個維度來說,浮光錦事件并非是誰對誰錯的友誼問題,是安陵容打破了規則破壞平衡在先,甄嬛投資沒有回報的問題。
單純的友情關系也好,職場的互惠互利關系也罷,都應該是在雙向奔赴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經營,如果一方過分自私,這關系就長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