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一天,皇后召集后宮全體吃瓜群眾開會,今天的大瓜是揭露后宮第一寵妃熹貴妃和青梅竹馬御醫溫實初的私情。
甄嬛正在和閨蜜在自己宮里聊天,做做美甲,也被皇后傳了去。皇后黨安排了3個有利證人來揭發熹貴妃的私情。
1.證人一:臥底證人玢兒
一個穿著普通的燒火丫頭帶著 狗啃的劉海兒進入景仁宮大殿,膽小謹慎地給皇后行了叩拜大禮。認真一看,這正是甄府以前的丫鬟玢兒,是甄夫人的貼身侍婢。甄嬛吃驚地喊著:「玢兒」!
祺貴人連忙說:「這是我家玢兒!甄府倒閉后要不是我瓜家收留她早就餓死街頭了」。很顯然,在玢兒爭奪戰上,祺嬪獲勝。
不愧是實力培訓公司甄府出來的丫頭,因為礙于瓜家的壓迫又怕被自家男人收拾,玢兒在場上將自己的迫不得已演繹得淋漓盡致。
說話膽小害怕并且猶猶豫豫,每回答一個問題都要轉頭看向祺嬪,怕說錯話又怕被罰,可憐又無助。一個證人絲毫沒有主觀作證意識,就感覺完全是鈕祜祿派來的臥底證人。半天玢兒就只說了一句有價值的話:「溫大人曾向甄嬛提過親」。這句話導致吃瓜群眾開始使勁腦補畫面,甄嬛曾經和青梅竹馬的溫大人在河邊分手約會......
冷靜的端妃開口,一句話問出了玢兒最想說的重點:熹貴妃根本就沒答應溫實初的提親。
端妃代表吃瓜群眾吐槽,沒答應還說啥,沒同意那就是郎有情妾無意,最多算溫實初單相思,哪里算什麼私通?
玢兒這個偽證人輕易被KO了!
2.證人二:學渣斐雯
第二位證人上場,正是在永壽宮當差的宮女斐雯。小小宮女,吃著甄嬛的飯但告發起主子來那是不留半點情面的。
斐雯一開口就拋出曾經看見熹貴妃與溫實初拉手、四目相對的大瓜,還說溫太醫袖口上有一字形竹葉刺繡圖案。
吃瓜群眾又開始腦補畫面,吃瓜群眾是干啥的?就是干啥啥不行、吃瓜第一名。
皇后積極協助斐雯叫來男主角溫大人,檢查發現果然袖口有竹葉刺繡,感覺甄嬛分分鐘就要石錘了。但斐雯的告發有殺傷力嗎?斐雯的身份本來就要打上大大的問號,因為熹貴妃和皇上都記得甄嬛生雙胞胎時因為斐雯開窗凍著熹貴妃又頂嘴被責罰。少不了心生怨恨報復甄嬛,她說的證詞哪還有可信度?
甄嬛開始反黑問到:「你出門的時候正殿紫檀桌上的琉璃花樽擦了沒」?這看似是判斷題,實則是改錯題。一道考題將斐雯問傻了眼。隨后就是鈕祜祿黨對斐雯進行吊打。最后總結出的結論是:斐雯這樣一個做事不細心的學渣就連天天做的工作都不曾記得,居然每次還能留心甄嬛與誰偷情,她的證詞當場被推翻!不但沒做到證,相反還差點引火燒身到皇后黨身上。
再加上「斐雯」諧音「緋聞」,本來就是導演專門安排來傳播「緋聞」的!她的話更加沒有可信度!
3.證人三:不打誑語只說瞎話的凈白
凈白一進來,甄嬛就給她貼上不可信的標簽。
甄嬛當眾說凈白曾挨板子的事不是為了讓凈白難堪,而是告訴大家我甄嬛跟她有梁子,凈白說的話你們都別相信。
臥底玢兒只會說實話,學渣斐文說兩句就緊張,但凈白是最會講故事的尼姑,她的證詞似乎更具高明,她將捕風捉影的事都能編出故事而且娓娓道來:充滿愛意的四月、偏僻的茅屋,房門半掩著、甄嬛和溫太醫孤男寡女會發生啥事?又讓吃瓜群眾腦補甄嬛私通的畫面。
很快皇上來了,祺嬪以為皇上來晚了,其實秘書蘇培盛早就一五一十地給皇上講了。
皇上只是問了甄嬛:你有沒有?
曾經和甄嬛生活過的三個人,一個尼姑,兩個丫鬟,將甄嬛私通說得有鼻子有眼。但也只是說說,皇上說他相信熹貴妃,因為皇后黨縱使找來三個證人但都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誰讓你沒有相機沒圖沒真相?
后宮圈里的規矩是:爆料要放錘,沒錘請閉嘴。
其實皇上知道,比起三阿哥的表白信和孫答應的赤色鴛鴦肚兜,甄嬛的這些不足為證的證據完全不算什麼。因為沒有任何證據!
于是皇上煩躁地說一句:罷了!
皇上不停地撥動著手上的珠鏈,煩躁的樣子表明在告訴皇后黨:你們還有什麼,要說的趕快一起說來。
皇后當然知道圈內規矩,雖然安排的3個證人都沒能讓皇上相信甄嬛有私情,但這一劇情也全在皇后的掌控范圍之內,因為3人的話沒有證據那滴血驗親就是鐵證,這3個人的出場都是皇后在為后面的滴血驗親作鋪墊,因此皇后馬上安排滴血驗親的爆料。
皇后找的3個證人都沒能讓皇上相信甄嬛私通,其實是皇后蓄意的好戲才剛剛開始,關注我,下期繼續分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