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之所以能成為十大宮鬥戲的鼻祖,不光是它精緻的服裝,細膩的人物表情,更重要地是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描寫的維妙維肖,讓人對它百看不厭。特別是甄嬛懷著雙生子回宮後,關于龍鳳胎的謠言可謂是此起彼伏,不僅皇后懷疑,雍正自己也懷疑。然而作為宮中權力巔峰的太后。
她早已看出甄嬛的龍鳳胎並不是皇帝親生的,而她又為何一直不拆穿呢?追劇的朋友們都知道,甄嬛自從進宮後,太后對她還是比較認可的。甄嬛初進宮時並不像別的秀女急于侍寢,特別是當她看到囂張跋扈的夏冬春因為投靠皇后,惹惱了華妃,被華妃賜了夏冬春「一丈紅」之後,甄嬛便開始裝病逃避侍寢。
然而「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行」。由于依梅園中的偶遇,甄嬛以為找到了這輩子與之偕老的心上人。純元舊衣事後得知自己只不過是純元的替身而已,傷心失望之下便出家修行,也等于是選擇和雍正失婚一樣。在甘露寺中由于果郡王的悉心照顧兩人終于走到了一起,並且有了身孕。
可是卻誤傳果郡王已死的消息,不得已甄嬛設計回到雍正身邊,在古時廢棄的妃子能夠重新回宮,並得寵的可是少之又少,而甄嬛之所以能順利回宮的前提是因她身懷有孕。畢竟雍正的子嗣並不多。可是甄嬛的龍鳳胎是在宮外懷上的,而且回宮以後又是早產,這讓宮中的嬪妃們對龍鳳胎是否皇帝親生產生了懷疑之情。
而太后看起來是不問世事,實際上卻是宮中什麼事都逃不過她的,而且前朝後宮都和太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關于龍鳳胎並非皇帝親生的真相,在她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她是不可能拆穿的。小編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點便是皇家的顏面,當甄嬛生下龍鳳胎時,太后曾讓跟隨多年的竹息姑姑去看過孩子。
當時皇帝也在身邊,當竹息問甄嬛,她可不可以看龍鳳胎時,甄嬛的臉色瞬間緊張不安,竹息是看在眼裡的。雍正卻看著龍鳳胎說兩個孩子都像甄嬛,這就說明雍正沒有看出孩子有像他這個老爸的地方。作為太后如果說出龍鳳胎不是皇帝親生,那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嗎?而太后是皇室之人,維護皇帝尊嚴是她的神聖使命。
即使她知道甄嬛的龍鳳胎不是皇帝親生的,她也不會跟著皇后起哄,何況沒有證據,太后只能打掉門牙往肚子裡吞。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自己,甄嬛回宮時,是在太后的默許下才得以回宮的。當時宜修一家獨大,殘害了許多未出生的皇嗣,以致雍正子嗣凋零。為了皇室子嗣繁榮,太后才允許甄嬛回宮,讓她和皇后互相制衡。
太后還曾警告宜修不能動甄嬛肚中的孩子,龍鳳胎在太后的庇護下才得以順利生下來。如今太后若是揭發龍鳳胎不是皇帝親生的,豈不是太后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再者太后雖然不揭穿甄嬛,也是讓甄嬛有所顧忌,不會胡作非為。對于甄嬛的為人太后還是很放心的,至少甄嬛沒有像侄女宜修那樣殘害過龍嗣,權力欲望也並不是太重。
這一點從她把養子弘曆捧上皇帝寶座也能看出來,基于這兩個原因,太后選擇不拆穿。可見在皇宮中沒有大智慧,大格局,那只能是華妃的下場,太后能坐上權力巔峰的位置,自然是比一般人要堅強得多了,因此她能容得下甄嬛,並為她保守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