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甄嬛經歷後宮鬥爭,大起大落,淪落到甘露寺,陰差陽錯與果郡王相愛。
但不久後,甄嬛又與皇帝在淩雲峰重逢。當時的甄嬛因為生活清苦,身體一直不好,可為什麼皇上明知這一點,卻還急不可耐地寵倖她?
其實看了以下4個因素就能明白:
01 甄嬛為了生存而主動
當時的甄嬛雖然和果郡王兩情相悅,還懷上了孩子,但兩人的感情畢竟不能公之于眾。如果沒有皇上寵倖,卻平白無故生下一個孩子,不僅是她自身難保,孩子也會有危險。
所以甄嬛要抓住這次和皇上見面的機會,獲得寵倖,保住自己和孩子。
雖然她內心已經對皇上失望透頂,但還是要假意逢迎,主動一些。
02 細節處的用心
甄嬛為了獲得恩寵,其實特意在皇上來之前做了準備。
她沐浴更衣,用茉莉花水洗頭髮,所以滿頭都是淡淡的茉莉花香,換上乾淨樸素的衣裳,顯得她嬌柔可人。
而所謂的「身體不好」,更是甄嬛特意吩咐槿汐,要在皇上面前提起。並不是意味著拒絕侍寢,而是要勾起皇上對她的憐惜,從而獲得寵倖。
03 槿汐和蘇培盛的推波助瀾
皇上能來淩雲峰,其實背後有蘇培盛的功勞,槿汐也前後打點安排,讓甄嬛能恰好和皇上在淩雲峰相遇。
有了兩人的助攻,氛圍又恰到好處,皇上自然順水推舟,在這一晚寵倖了甄嬛。
04 皇上對甄嬛的思念
除去外部因素,更多的是皇上對甄嬛的思念。
在甄嬛離開皇宮的這一段時間,皇上其實一直十分想念甄嬛。而甄嬛本身又有著和純元皇后十分相似的容貌,現在闊別許久,皇上見到柔弱漂亮的甄嬛,當然把持不住。
而且當年甄嬛離開皇宮時,皇上就對她心懷愧疚,如今一見,愧疚之餘更添幾分憐愛。自然便想要彌補甄嬛,通過寵倖她,來幫助甄嬛回宮。
但無論怎樣,當時的甄嬛已經不再對皇上抱有期望。最是無情帝王家,想要在皇上身上找真愛,自然是沒有結果的,可甄嬛和果郡王又註定不能在一起,她只能在不愛的人面前委曲求全,令人既心疼又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