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家倒臺,華妃和曹貴人一起領了便當。
為了填補后宮的空缺,為了用美色討好皇上,也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祺貴人便被皇后選中,進了宮里,成了這紅墻綠瓦中的一只金絲雀。
錯過了選秀,破格錄取,一入宮便被封了貴人,可見祺貴人的家世是十分顯赫的。
祺貴人既長得美艷、又有華妃的驕橫、還頗懂閨房樂趣,而且還是滿軍旗出身,一入宮便圣眷優渥,地位如日中天。
沒多久甄嬛又被陷害離宮修行,兩年多的時間里,皇上就只讓安陵容和祺貴人侍寢,其他妃子的宮門幾乎未踏足一步。
既然這麼得寵,祺貴人這些年未孕,她自己為什麼不疑心呢?
這宮里得寵不得寵的妃子幾乎都有過身孕,像富察貴人、欣貴人、曹貴人、芳貴人……都是懷過孕的。
安陵容因為知道自己受皇后擺布,不能有孕,可是祺貴人就非常奇怪了,陪在皇上身邊好幾年,愣是一點沒懷疑,到底是為什麼呢?
皇后的洗腦
祺貴人侍寢完畢,來給皇后請安。
出于禮貌,也是出于諂媚,祺貴人一進來就感謝皇后對她的厚愛,感謝皇后將她選進了宮里,給了她光耀門楣的機會。
皇后不敢居功,便說這既是給祺貴人機會,也是給滿軍旗的機會。放眼整個后宮,從前的華妃,如今的莞嬪,都是漢軍旗出身,叫滿軍旗置身何地呀。
皇后這麼說,既是拉攏祺貴人,也是試探祺貴人,看看她有沒有和自己產生共情。
果然,祺貴人噼里啪啦地把自己父親的不滿都和皇后說了,抱怨都是平定年羹堯的功臣,為什麼莞嬪的父親要比自己父親的官職高,實在是不公平。
皇后一聽,祺貴人上套了,那就給她洗洗腦:「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先甜后苦,二是先苦后甜,如今就看你選哪一種了?」
祺貴人不假思索地答道:「臣妾選擇先苦后甜!」
皇后早就料到祺貴人會這麼說,因為人一旦抱怨就是對現狀不滿意。既然對現狀不滿意,那肯定覺得現在是苦的,甜的在后頭。
事實上絕非這樣,很多時候都是以后不如現在,但人就是這麼短視和不容易滿足,這就是普羅大眾的認知。
皇后十分滿意,拉住了祺貴人的手,親切地說:「那就好,別人升官發財,不過是有個得寵的好女兒,你現在也可以。想做一個寵妃最好的辦法,是日日看著別人如何做一個寵妃。」
祺貴人不明就里,聽完皇后的話,笑意盈盈,再一次含金量十足地感謝著皇后。
皇后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皇后所說的「先苦后甜」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一個套路,都是統治者為了駕馭底層老百姓提出的一個安撫人的愚民教育。
先苦就會后甜?吃得苦中苦就是人上人了?
很顯然不能吧。
若說吃苦,誰能有底層老百姓吃得苦多,為什麼老百姓還是越來越苦、依然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呢?
但是這麼一說,當你不如意的時候,你就會想,也許是我吃得苦不夠多,所以沒嘗到甜頭,怪就只怪自己,怨不得別人。
皇后給了祺貴人這樣一個心里預設,一旦祺貴人有其他不滿的情緒,她就會自動想起這句話,就會安慰自己:一定是苦還沒完,甜在后頭呢。
所以不懷孕她也會自動對號入座,懷孕是甜,那沒懷孕還是因為苦吃得不夠多,只能交給時間。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意思是不論有國的諸侯,還是有封地的大夫,不擔心財富不多,只擔心財富分配不均;不用擔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內不安寧。
甄嬛離宮,陪在皇上身邊的只有安陵容和祺貴人。
安陵容是因為使用了迷情香,使皇上離不開她。
而祺貴人因為年輕貌美,又擅長閨房之樂,所以也能時時伴在君王側。后宮的其他妃嬪沒有機會懷孕,自是對祺貴人一點威脅也沒有。
而安陵容和祺貴人是一樣的待遇,也沒有懷孕,那麼祺貴人心里就平衡多了,甚至都不會產生「自己為什麼一直不懷孕」這樣的想法。
孔子是真厲害,圣賢就是能看到問題的精髓,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把制衡之術表述得淋漓盡致。
人生處處用得到。
大到朝廷,像祺貴人的父親不就是嫌棄自己官職比甄遠道小,皇上沒做到平均,而不是嫌棄自己官職小。
小到皇后身邊的小集體,安陵容沒懷孕,祺貴人就不會心里失衡,自己雖然圣眷優渥,不懷孕也不覺得有什麼。
再比如一個單位的同事,同等級別的人,工資都少惹不出什麼風浪。可一旦有一個人多了,那就沒辦法合作共存了。
所以很多地方的工資都是背靠背的,這就是孔子早就提出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典型案例,人性從未變過。
也許有人覺得是祺貴人傻,所以想不到。
可你看她進宮的那一撥操作,也挺有心機的。
皇后給她安排住在儲秀宮,離皇上近,爭寵方便,那樣皇后的根基也能更牢靠。
可是她偏偏不住那里,跑到碎玉軒和甄嬛擠在一起。地方小不說,離皇上的養心殿還最遠。
祺貴人搬來碎玉軒的時候,甄嬛也很吃驚:「怎麼妹妹搬來也不和我說一聲,我好替妹妹安排啊。」
甄嬛吃驚的地方在于: 一是祺貴人養尊處優的,怎麼愿意屈尊和別人擠在一起呢。
二是祺貴人竟然也有這樣的心機,知道自己得寵,所以想近水樓臺先得月,祺貴人還真是不能小覷。
所以祺貴人并不傻,只是宮里的大佬太多,把她比了下去。
知道自己驟然進宮,自會招來她人的嫉恨。遠離皇上,給外人造成一種自己不想爭寵的錯覺。但是呢,又不能完全斷了皇上的念想,跟著甄嬛就是最好的出路。
既躲避了眾人的嫉妒,又能握著同皇上的這根風箏線,傻人還真是想不到。
皇后不讓安陵容懷孕,一開始是為了防著安陵容,可后面又多了一個作用:更好地平衡安陵容和祺貴人的關系,讓這兩顆棋子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別人設計好的圈套,卻不自知。以為自己聰明絕頂,實際上早已活成了別人希望你活成的模樣。
要打破這種既定的路線,作為底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既經濟又易操作,所以可持續性強。
人性從未變過,總會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