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有一個細節,每次看都覺得很不能理解,細細思量,還是覺得有些恐怖。
大胖橘把果郡王發配去守邊疆,果郡王因為思念甄嬛,每封家書后面都有寫著「熹貴妃安」,我覺得這個情節非常不合理,原因有三:
第一,果郡王知道浣碧對他的情感,就算浣碧是甄嬛的親妹妹,一個男人能在妻子面前直接書寫對別的女人的掛心,太不應該,難道不怕這二人反目嘛?若是真的很想念,不如直接寫信給甄嬛。以當時甄嬛和果郡王的地位,這一點并非難事。
第二,經歷了摩格事件,果郡王已然知道大胖橘對他和甄嬛的情誼起了疑心,為什麼還這樣愚蠢用家書留下話柄,制造禍端,有點不合常理。
第三,以浣碧的心性,即便是果郡王親筆寫下了這些信件,但都是對別的女人的思念,她為何要放在自己的梳妝臺下保存?
果郡王回朝述職時,浣碧急切進宮相見,每當蘇培盛說起甄嬛的安排好時,浣碧都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對于姐姐的關心遠沒有對果郡王多,可見浣碧只是把果郡王放在心上。
所以她更沒理由留下這些問別的女人好的信了,一定會非常生氣毀掉的,不會如此珍視。
綜上,我覺得若是深究一下,這些信件有可能是大胖橘設下的陷阱,也有可能是夏刈為了討好皇上特意做的局。
先說夏刈做局的可能:
一是,摩格事件,夏刈親眼見到甄嬛與摩格、果郡王之間有些奇怪,他是皇上的探子,自然是以皇上為重,不能容忍皇上被玩弄欺騙;
二是,夏刈看出了皇上的想法,知道皇上所想是要除掉果郡王,只是沒有正當的官方理由,所以,他需要幫皇上制造一個堂堂正正的理由。
這一點劇中有一處暗示:果郡王死的時候,甄嬛剛離開,夏刈特特的在皇上面前提了一句:「熹貴妃不知是不是傷心驚懼過度,才會從那麼高的臺階上摔下來」。
皇帝并沒有問,夏刈主動說起這麼一句,實在讓人有些費解。之后,大胖橘的表情就很耐人尋味,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去看受傷的甄嬛。
夏刈是皇上的人,所以我覺得也有可能是皇上有意授權夏刈在那些信上動了手腳。
摩格事件發酵時,大胖橘已經可以確認果郡王對甄嬛有心,但是他沒有立刻除掉果郡王,因為他覺得「名不正,言不順」。
他說了一些話:老皇帝最疼老十七,騎射都是手把手教的;大胖橘并不受寵,老皇帝還曾有意傳位給老十七。
而且,現在果郡王手握兵權,大胖橘還是擔心自己的皇位坐不穩;且果郡王守關三年,還上了為兵將請賞的折子,這讓大胖橘又有了「收買人心」的疑心。
說到底,大胖橘當然會為了自己的女人被兄弟覬覦而生氣,但最讓他忌憚的還是果郡王在朝堂上的良好口碑和兵權實力。所以,不管什麼原因,大胖橘一定要除掉果郡王。
所以,這些信件真的有些突兀。果郡王雖然有點戀愛腦,前期打造的強共情人設還是立得住的,應該不會這樣不小心,留下這麼個大破綻,想來皇上算計也是很深。
還有一個猜測:
也許果郡王在摩格事件后,就深知皇上必要除掉自己,所以他親筆寫下這些向熹貴妃問安的信件,是想主動授人以把柄,為了就是讓多疑的皇帝有正當理由除掉自己,落實自己覬覦皇嫂的罪名。
這樣,大胖橘會排除甄嬛與果郡王私通的可能,不會疑心皇族血脈,也算保全了甄嬛了。
如果真是這樣,果郡王還真是戀愛腦中的一股清流,這樣的情誼也就小說電視中看看吧,用生命來愛的,世間難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