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的衛嬿婉,手段狠辣心機深重,說她是大BOSS也不為過,她的魔爪幾乎伸到了每一位妃嬪的頭上。她害妃嬪、害皇嗣,甚至還想過害皇上,又大膽又陰狠,最終被忍無可忍的如懿扳倒,灌下牽機藥,受盡折磨,結局慘澹。
牽機藥是很磨人的一種藥,喝下牽機藥的人,不會歹匕,但是卻會無一例外地被疼痛折磨,這種藥在她體內生根發芽難以祓除,日復一日地帶來痛苦,讓人生不如歹匕。 這種令人絕望的藥,很多人在喝下後選擇了自我了斷,不再忍受這無邊無際的折磨,而衛嬿婉卻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在藥的折磨下苦苦掙紮九年,日夜煎熬忍受痛苦。
她為什麼不自我了斷?明明大勢已去,活著也再無翻盤可能,還要承受痛苦,她到底是為了什麼?偌大後宮,只有太后看懂了衛嬿婉的想法。
她還有希望,她並不是一蹶不振了,她心中其實一直殘留著火種——她的兒子。 她的兒子是她唯一的機會,活下去的唯一的支柱,為了這點渺茫的希望,她心甘情願忍受折磨,即使每日痛苦不堪,容顏老去形容枯槁,即使她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人盡可欺,衛嬿婉也要忍下去。 只要她兒子登基,她就能絕處逢生。
在藥的折磨下,衛嬿婉其實是想要了結性命的。但是她不甘心,謀劃的一切一朝之間全部失去,她也恨,恨皇上、恨如懿、恨所有人。依靠著這點恨意,衛嬿婉痛苦地等待著,等待皇上駕崩,等待她兒子登基。
不同于衛嬿婉的落魄和慘澹,衛嬿婉有個十分優秀的兒子,即使是在眾多皇子之中,衛嬿婉的兒子也格外耀眼。不出意外的話,皇位很可能落在她兒子身上。 當年如果不是想要自己兒子登基,衛嬿婉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諱,鋌而走險去偷換聖旨,最終被抓。 時至今日,即使落入冷宮,衛嬿婉也一直認為她的兒子會登基,她自己還有希望。所以她在賭,賭自己去世前皇上會先駕崩,賭自己兒子能在自己有生之前登上皇位。
只是這樣的小心思又怎麼騙得過身為上一屆宮鬥冠軍的太后,衛嬿婉的想法太后其實一清二楚。 所以在衛嬿婉的兒子將要成為太子之前,太后暗中點撥了皇上「太子需要身世清白」。皇上立馬醒悟,想起了還在冷宮中苟且偷生的衛嬿婉,于是衛嬿婉的生命就這樣走到了盡頭——作為兒子的攔路石被剔除了。
衛嬿婉永遠不會想到,自己想要靠兒子獲救,最終卻是為兒子而歹匕。 衛嬿婉在痛苦和不甘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她做過身份低微的宮女,做過寵冠後宮的貴妃,卑賤過,也耀眼過,最終像流星一樣燃燒殆盡,墜落消亡在深深宮闈中。
人生命運的起伏戲劇性地在她身上展現,最終又無聲湮滅,抱著希望苦苦支撐九年,卻依舊含恨而終,大概得到過卻又失去,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