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貴妃之位,其實是為流朱而爭,冊封那日黑大氅說明一切

古月 07/04/2022 15:33 檢舉

《甄嬛傳》中有虐心的愛戀,皇上、果郡王、甄嬛之間的虐戀;浣碧、果郡王、甄嬛之間的虐戀、華妃與皇上之間的虐戀、溫實初與沈眉莊之間的虐戀,甚至皇上與純元皇后之間的虐戀都成為了《甄嬛傳》這部劇的最大矛盾沖突的點,讓劇情頗耐人尋味。

而劇中不光有這樣的庸俗的愛戀,還有更加難能可貴的姐妹情,譬如「寧與匹夫草草一生,也不進宮門半步」的甄玉嬈與甄嬛之間的姐妹情、譬如甄嬛與沈眉莊之間的感天動地的姐妹之情。

還有一些友情也讓看劇的朋友們頗為感動,像溫實初與甄嬛之間的紅藍知己的情誼就羨煞了多少旁人。

于我而言,那些劇中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者友情,都不如一個卑微的陪嫁丫鬟流朱與甄嬛的主仆之情來的感動。

不知道大家對這一幕有沒有印象,這是甄嬛被封為貴妃那日接受后宮中內務府的冊封官加封時的場景。

甄嬛跪在最前面,她的身旁分別是槿汐姑姑與浣碧姑娘,身后還有小允子這個貼身公公。

其實,《甄嬛傳》這部電視劇牛就牛在了導演的一些劇中的小細節。

從這張劇照中不難看出,無論是甄嬛冊封當時身上披著的黑色大氅,還是她身后留出來的一個位置,都能夠說明一切!

大家還記得這一幕嗎?這是甄嬛被封為嬪位還是妃位來著我記不清了 (有知道的麻煩評論區告訴我一下謝謝)。

當時甄嬛對著鏡子,說「頭上的裝飾好重啊」,而一旁的流朱則對甄嬛說: 「小主,這才哪到哪啊!將來當上貴妃,比這還重那!」。

當時對于流朱來說只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對于甄嬛來說,卻成為了自己一輩子的「大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還得先從流朱之死說起。

我們都知道,流朱姑娘的死因,大概就是從這張劇照開始的。

當時菀嬪榮升為妃,可是卻招惹來了皇后宜修的嫉妒與恨!

宜修就開始讓剪秋明里暗里的破壞甄嬛的封妃好事。

她先是讓內務府故意將甄嬛的封妃吉服破壞,這讓趕鴨子上架的甄嬛頓時沒有了分寸。

慌亂之中,崔槿汐也不知道是幫了甄嬛一把還是故意與皇后戡螯一氣地推波助瀾地害了甄嬛一把,竟然在內務府送來了已故純元舊衣的時候沒有制止甄嬛穿上。

就這樣直接的導致皇上因為甄嬛穿著已故純元愛妻舊衣而定了一個對純元皇后「大不敬」之罪。

甄嬛不但封妃沒有成功,還適得其反地惹怒了皇上,被禁足在了碎玉軒,從此以后,整個人連個下人都不如的甄嬛,過著郁郁寡歡漫無天日的日子。

就因為這樣,導致了忠心救主的流朱姑娘,為了救急需要太醫的甄嬛而撞刀流血不止而死!

不知道這一幕看哭了多少觀眾朋友!是啊,留住姑娘和浣碧相比,她簡直是太慘了,花季少女本該將來有大好的人生未來等著她,可是就這樣因為甄嬛而葬送了。

甄嬛當時得知流朱死的消息時,也是悲痛欲絕,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的,可是甄嬛,我只想問你一句,難道你就沒有想過,那侍衛的大刀有多麼的鋒利嗎?

流朱姑娘又是有多大的勇氣,敢撞過去?

依我猜測,流朱姑娘總是感覺到甄嬛對浣碧比對她好,而這一次撞刀的是流朱非浣碧也許流朱姑娘是在向甄嬛間接的表忠心也未曾不是。

而甄嬛因為流朱之死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不能再做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自己可以受盡屈辱,可是不能再因為自己的軟弱來害死身邊的人了。

所以甄嬛悶聲干大事從嬪位一步一步的機關算計最終爬到貴妃之位。

世人都說甄嬛爬到貴妃之位,是為了她自己,又有多少人知道,甄嬛這都是為了實現流朱活著時候希望看到的甄嬛未來的自己。

所以,我認為甄嬛的貴妃之位完全是為了流朱而爭。

并且冊封貴妃那日,甄嬛穿黑色的吉服,也許也是在祭奠為她而死的流朱姑娘。

那身后空出來的位置,也正是給流朱姑娘留著的。

也許當時的甄嬛在內心深處正在告訴流朱「流朱,你都看見了嗎?這盛世,如你所愿!我終究活成了你期盼的樣子,而你,卻再也無法伴我身邊,與我同行,共享這人間富貴了」……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www.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