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甄嬛傳,都喜歡說甄嬛得到了崔槿汐就贏定了。
私以為,這種說法挺膚淺的。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不好駕馭,越是優秀的人越是難尋明主。
就拿《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來說,他胸懷大略,但是真正能用得了他的就只有劉備。諸葛亮那麼有才華,孫權和曹操為什麼不去求賢呢?最根本的原因,不適合。
這就相當于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和CEO之間得有最基本的適配和磨合, 甄嬛最終能和崔槿汐組成無敵CP,是經歷了長久的磨合和博弈的。
管理者遇到優秀突出的人才是很好的事,但絕非一勞永逸的事,尤其是對于一些特別優秀突出的人來說,還有「功高震主」的困境需要突破。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崔槿汐之于甄嬛,屬于不好掌控的強勢員工。
為什麼這麼說呢?
甄嬛入宮第一天,有個細節,崔槿汐正在幫她收拾床鋪,甄嬛進來開口第一句就是:「崔姑姑入宮有些日子了吧。」
她一個小主對崔槿汐稱呼「姑姑」,是一種尊敬和重視。
接下來,甄嬛對崔槿汐說:「……咱們名分上雖是主仆,可是你比我年長,閱歷又多,我心里是很敬你的。」
甄嬛嘴上說「我很敬你」,但實際上是對崔槿汐充滿防備和警戒的,近身的事情并不讓崔槿汐插手,只是倚重自己帶來的流朱和浣碧。
首先,剛相識,她不了解崔槿汐;其次,崔槿汐比她年長,閱歷又多,說白了就是心眼多、想法多,不好掌控;最后,她初來宮中,對后宮情況不熟悉,崔槿汐了解明白的比她多。
按理說,崔槿汐年長、閱歷多,有后宮生存經驗,這應該是她的優點和長處。
但是, 甄嬛很清楚,培養自己人最要緊的不是看重才華和長處,而是忠心。
所以甄嬛初見碎玉軒的下人們,她明確強調的就是「忠心」:
「今后你們便是我的人了,在我名下當差伶俐自然是好,但我更看重忠心二字,你們可記牢了。」
忠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只有忠心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人。「在這宮里過日子,若是身邊人不可靠,就有如盲人走在懸崖峭壁邊,時時都有粉身碎骨之險。」
所以,即便知道崔槿汐有她的長處,甄嬛也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考核她的,而且一開始是帶著點戒備心的,防止崔槿汐背后搞她。
權臣弄權,就是優秀員工對老板的拿捏,對老板權力的侵犯。
所以,崔槿汐這種能力強的優秀員工,甄嬛自然要先籠絡著,表面上敬重,心里防備,一番觀察考核之后,再決定能不能用,以及怎麼用。
崔槿汐也很聰明,知道甄嬛要考核觀察她。
所以她也投其所好,努力贏得甄嬛的重視和信任。
你甄嬛不是看重忠心嘛,那我就給你看我的忠心。
康祿海攀了麗嬪高枝背棄主子甄嬛時,崔槿汐抓住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對甄嬛表忠心:「奴婢愿跟隨小主,絕無二心。」
康祿海的事惹得甄嬛很不爽,就在這時崔槿汐一表忠心,佩兒和小允子都相繼表示愿跟隨小主,一下子讓甄嬛安慰頗多。
崔槿汐表忠心說這話時,甄嬛有個很明顯的肢體動作,仰后的身體突然前傾,抬起眼看著崔槿汐。恭喜崔槿汐,抓住機會,成功吸引到老板甄嬛的注意。
其次,崔槿汐非常了解老板甄嬛的需求,后宮生存甄嬛需要個軍師,甄嬛身邊的流朱和浣碧都是甄嬛從府里帶來的,雖然是可靠的自己人,但是她倆欠缺后宮生存經驗,是無法勝任軍師一職的。
甄嬛有獲取后宮經驗的需求,就是她崔槿汐的機會。
甄嬛裝病避寵,只有浣碧和流朱知道。但崔槿汐看懂了甄嬛的策略,高手之間,點到即可,所以她借評價果郡王,隱晦地表達她對「以退為進」策略的看法。
甄嬛認可:「你這話倒也極是,有時候不爭,比能爭會爭之人有福多了。」
崔槿汐跟進:「所以小主也是有福之人哪。」
這就是崔槿汐這種高手的智慧,給老板共鳴,哄老板開心,但又不讓老板覺得自己被一眼看得透透的,沒有安全感。
另外,崔槿汐很會表現自己的長處,尤其是適時地讓甄嬛意識到,她崔槿汐是比浣碧流朱更適合軍師崗位的人。
有個很明顯的細節:
淳兒哭著跑來告訴了甄嬛欣常在被余鶯兒處置去慎刑司了,甄嬛安撫送走淳兒之后,浣碧連忙感慨道:「好歹是兩位常在,竟然被一個答應欺負成這個樣子,在宮中沒有恩寵真是可憐。」
浣碧這種悲天憫人的弱者心態,甄嬛自然不認同,她說:「余氏恃寵而驕,夜半高歌,還私自下令,把欣常在關去慎刑司,依我看是好事。」
浣碧驚訝無比,好奇地問甄嬛:「好事?!」
崔槿汐抓住機會解釋道:「可不是嗎!她驟然受寵,已經讓很多嬪妃不滿了,如今又這樣不檢點,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崔槿汐選在這個時候回答浣碧這個疑問,一來,是主動幫老板甄嬛消除員工的疑惑,畢竟老板是沒有向糊涂員工做解釋的耐心和必要的,崔槿汐這時候開口是主動承擔了老板要面對的麻煩事;二來,展示自己和甄嬛的三觀相合,暗示她能恰到好處地領會甄嬛的用意。
相比刻意明顯地去展示表現自己,不如這樣委婉地表現,更讓甄嬛放心。
畢竟,對浣碧說這樣一番話,她是指點迷津,若是對甄嬛這樣說,她就成了說教。哪種方式能讓甄嬛感覺起來更舒服,顯而易見。
也正是這次妥貼的表現,讓甄嬛留意到崔槿汐的可用之處。
緊接著,隨著甄嬛爭寵戰略的逐漸開展,她還不忘試再次探崔槿汐的忠心。
有個細節,小允子去內務府拿漆修桌子,內務府不僅不給漆,還羞辱一番說了難聽的話。
甄嬛和崔槿汐在屋子里聽到小允子和流朱的抱怨,甄嬛便對崔槿汐說:「跟著我這樣的小主,的確讓你們受了不少委屈。」
甄嬛這話雖然講的很親民,但是這時的甄嬛已經和皇帝在御花園約會了兩次,她得寵已是探囊取物,所以這時候臨門一腳再試探,就是已經打算要啟用崔槿汐了。
崔槿汐再次表忠心,趕緊行禮說道:「小主又何出此言呢,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從未覺得跟著小主,有任何委屈。」
對于甄嬛來說,崔槿汐年長且閱歷又深,如今能誠惶誠恐地對待她,足見其是可用之人。
所以,甄嬛晉封貴人之后,就給崔槿汐頒發了一個工作offer——軍師崗位(試用)。
甄嬛對崔槿汐現階段的忠心靠譜等質量都觀察的差不多了,要試試她的頭腦和才華了。
甄嬛晉封貴人后,華妃當晚就賞了甄嬛一盤點心,甄嬛看著點心說:「一看到這點心,就想到華妃拿一丈紅打殘了夏冬春,槿汐,我真是害怕。」
甄嬛拋出了問題:得寵之后,華妃如此強勢,我該如何應對呢?
崔槿汐回:「這后宮之事瞬息萬變,不是害怕便可應對的,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唯有恩寵二字最重要。」
這話的意思就是:華妃縱然強勢,局勢縱然復雜,但是只要你一直得皇帝寵愛,就有立足和華妃對峙的根本。
甄嬛繼續追問:「恩寵太過,便是六宮側目。」
這話的意思就是:固然要爭寵,但盛寵就會成為六宮共同的敵人。
崔槿汐回:「恩寵太少,便是六宮踐踏、人人可欺。小主要知道,無論您是否得寵,這后宮的爭斗其實您從未遠離過,就好比小主與沈貴人和安答應交好,便會被人視為一黨。」
這話的意思就是:后宮的生存規則就是恃強凌弱,只能拼盡全力去做強者,一旦踏入這名利場,就是沒有退路的。
甄嬛說:「我與姐姐一同長大,自然是要同心同德,彼此照應的。」這就是提醒暗示崔槿汐,我和眉莊可以結盟,只有她是我唯一靠信任的人,安陵容不是。
崔槿汐領會:「小主與沈貴人姐妹情深自然是好的,只是所謂同心同德,彼此照應,不只是后宮之中,也是宮中與前朝,小主看看華妃娘娘便可知,這后宮之寵和母家之榮可是息息相關的。」
崔槿汐這是側面給甄嬛提供方案了:在名利場生存,獨木難支,要靠各方力量的輔助和成就,華妃能在后宮這麼硬,絕非只靠她一己之力,全靠她的母家撐著。
這也是暗示甄嬛,華妃當前肯定是動搖不了的,如果不想被華妃干掉,就只能讓自己和母家變得強大。
甄嬛回:「我只求保我甄家平安,求皇上對我真心。」我一定不會被華妃整垮的,我要保住自己和母家,贏得皇帝的愛。
這是甄嬛明確對槿汐提出好她的奮斗綱領,也是她做公司的價值觀。
崔槿汐回:「小主這樣想便是最好的了。」但她還特意提醒甄嬛:「其實小主己然入宮就便從此與宮外的姑娘再無相同之處,生死禍福有時候是沒得選的,不過奴婢看得出,皇上很喜歡小主,小主也喜歡皇上。」
槿汐就是在提醒甄嬛不要再像宮外的女子一樣渴望得到男人的真心,名利場上的生死禍福艱難險惡,最怕感情用事。不過得到皇帝的喜愛就是最要緊的。
聊到這里,甄嬛對崔槿汐已經很滿意了,于是就對她說了自己去倚梅園祈福的事,說到自己當時有三個愿望,最后一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愿望沒來得及說出口。
老板和下屬主動分享秘密,這就是對其信任的表示了。
甄嬛感慨說:「可我這一心人,偏偏是這世間最無法一心的人。」
崔槿汐第一時間發揮自己軍師的輔助開導職能:「那就退而求其次,不求一心,但求用心。」
聽罷這話,甄嬛滿意地笑了。
其實甄嬛沒有聽進去崔槿汐這話,從她后面的一些表現就能看出來,她對皇帝的情愛還是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的,畢竟少女情竇初開,怎麼能不充滿期待呢。
所以才會有后來甄嬛第一次失寵,長街受辱。
雖然甄嬛一直很有主見,但崔槿汐作為軍師,一直是甄嬛的一支強心劑。她的成長離不開崔槿汐的輔佐、啟發和引導。
但是,話說回來,不管崔槿汐看起來多優秀,從根源上,甄嬛一直是站在領導者的位置上,也就是說,甄嬛能得到崔槿汐的輔佐,是因為甄嬛會識人用人,能兼聽則明。
試想,若崔槿汐跟的是安陵容,安陵容那小心眼肯定駕馭不了她,兩人只會走向分崩離析;若崔槿汐跟的是眉莊,眉莊那種不善權謀的秉直性情,肯定會覺得槿汐太過陰險;若崔槿汐跟的是皇后,不對,她跟不了皇后,皇后壓根就不能接受比她強的下屬……
話說回來,從這個緯度,崔槿汐是很幸運的,遇到了甄嬛這個明主。
職場的成功之道無非就是「跟對人,走對路,做對事」,和衛臨一樣,崔槿汐也是一個優秀的職場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