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甄嬛傳》里的人有真感情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忍不住又在腦海里重溫了一遍劇情。
真感情這三個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友情,而《甄嬛傳》里的友情,除了甄嬛和沈眉莊,似乎也沒有別人了。
但問題來了,網上有很多人都在說,閨蜜之間,連彼此的孩子的生父都不知道,哪有真感情,要真閨蜜,就毫無保留。
此話好像很有道理,但細想想,真是霸道無理。誰規定閨蜜就毫無保留,要知道,就算是有血緣關系的家人,是相伴一生的愛人,都會有所保留,心里都會有一塊隱秘的角落,更何況是閨蜜,是朋友呢?
02
甄嬛和沈眉莊進宮后,甄嬛還沒想好以后的路怎麼走,沈眉莊就已經獲得圣寵,甚至快成為獨寵,因此,沈眉莊成為華妃眼里的仙人掌,怎麼看沈眉莊都不順眼,覺得她滿身都是刺。
等甄嬛和皇帝情投意合之后,沈眉莊沒有半點不悅,而是很開心和她一起受寵的是甄嬛,而不是別人,也不用再替甄嬛擔心,因為沒有受寵,而導致被宮里的老人欺負。
當沈眉莊被華妃陷害,被皇帝誤會后,沈眉莊心如死灰,甄嬛想的不是自己可以獨享皇帝的愛,而是擔心沈眉莊沒有皇帝作為靠山,日子該多難過。所以,即使沈眉莊找到太后做靠山,甄嬛也會勸慰沈眉莊想開一些,甄嬛沒有明說,但沈眉莊也清楚,太后走在皇帝前面,剩下的日子,可能只比冷宮里的妃嬪好一些。
因為皇帝的誤會,沈眉莊的清高,讓沈眉莊對皇帝哀莫大于心死,連半句話都懶得多說。可是,就在甄嬛被皇后陷害,被皇帝掌摑之后,甄嬛下了狠心,將孩子生下,便離宮代發修行,這個時候沈眉莊顧不上跟皇帝較勁,難得開口,但甄嬛心意已決,已經不是皇帝能左右的了,沈眉莊便固執己見,絲毫不顧皇帝的感受,等甄嬛離宮之后,便搬到甄嬛宮里,睹物思人,又或是膈應皇帝。
如果兩個人不是真閨蜜,大可不必做到這份上,冒著惹怒皇帝的危險,替對方說話。
03
可是,這份真摯的友情,毫無保留的真心,到后來為什麼就變得有所保留了呢?是防備嗎?
不是!
甄嬛代發修行的時候,做好了不再回宮的準備,不僅和果郡王私相授受,還私自有了孩子,誰曾想,果郡王被安排去打仗,還傳來消息,果郡王戰死沙場,這讓甄嬛不得不為孩子,以及甄家考慮。
這樣誅九族的大禍,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當時知道真相的,只有槿汐和浣碧,就連幫忙的蘇培盛,也只知道「有鬼」,但甄嬛懷有果郡王的孩子,槿汐是不會告訴蘇培盛的。
而宮中的沈眉莊,得知甄嬛回宮,自然是開心的,但她心中有疑惑,卻不好多問,在宮里說得越多,危險就離得越近,這也是為甄嬛好,有多少禍都是從口出的。
直到太后實在想為沈眉莊鋪好路,連合歡酒都準備好了,沈眉莊卻把皇帝給氣走了,最后情迷之下,和溫實初心意相通了,兩人趁著酒勁在一起了。
沈眉莊和甄嬛一樣,犯了滔天大罪,也與甄嬛一樣,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安全。
后來沈眉莊發現自己懷孕了,才不得已上演一出找手鐲的戲碼,給自己和皇帝一個臺階下,讓自己能順利生下和溫實初的孩子。
聰慧過人的甄嬛,又怎麼會沒發現沈眉莊的不對勁,但沈眉莊的解釋也說得過去,為了生存。
這個時候,甄嬛和當初的沈眉莊一樣,心中有百般不解,但也會替對方開心,不管怎麼說,孩子總歸是新的希望,不管是誰的愛,都是愛的結晶。
雖然甄嬛和沈眉莊都將事實埋藏在心里,但初心都是為了保護對方,至少是不希望對方為自己擔驚受怕,不想東窗事發受到牽連。
04
最能證明兩個人是真閨蜜的事情,就是沈眉莊臨死的那一天。
甄嬛被祺貴人舉報,說孩子不是皇帝親生的,安嬪將甄嬛被皇帝懷疑的事情派人告訴沈眉莊,讓即將生產的沈眉莊大出血。
沈眉莊為什麼會大出血?還不是因為心里知道甄嬛因懷孕而回宮的事情,必定有隱情,所以情急之下,動了胎氣。
當甄嬛的懷疑消除之后,大家馬上趕去看沈眉莊,與溫實初交好的太醫稱自己醫術不精,要溫實初來給沈眉莊把脈,甄嬛當時立馬心領神會,知道事有蹊蹺,便在皇帝剛剛懷疑甄嬛與溫實初有染的情況下,懇求皇帝讓溫實初救一救沈眉莊和孩子,這才讓沈眉莊在臨死之際,能躺在溫實初的懷里,能在死前,告訴甄嬛真相。
至于為什麼要告訴甄嬛真相,是因為沈眉莊這一生,在后宮之中,只相信溫實初和甄嬛,而甄嬛是后宮中,唯一能保護她孩子的人,也相信甄嬛,絕不會怠慢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說,朋友之間,有所保留不一定是壞處,真朋友,即使知道對方有所隱瞞,也會相信對方出于善意,而不是心中設防。
而且,甄嬛和沈眉莊之間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彼此信任,是那種深信不疑的感情。
如果要盤點《甄嬛傳》里的真感情,沈眉莊和甄嬛的友情一定可以上榜,甄嬛與槿汐、流朱的主仆情算一個,槿汐和公公的愛情算一個,大家覺得還有哪段感情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