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與華妃
說起后宮對「懷胎」這事怨念最深的人,以下這三位必須有姓名:
「墮了麼」集團當家人皇后娘娘,徹底失去生育能力的端妃娘娘,還有曾經失去成型男胎的華妃娘娘。
一場賞花大會過后,富察落了胎、甄嬛有了孕。
這下不僅皇后要開始給新一單備貨,另外兩位也都坐不住了。
她們紛紛展開了自己的「求子」行動,順帶還上演了一出「我沒孩子都怪你」的比慘大賽。
01
向來爭強好勝的華妃娘娘,在誕育龍嗣這件事上,遭遇了生平最大的挫敗感。
一個月勉強排上一兩次侍寢的富察貴人能懷上;
侍寢次數明顯比自己少的死對頭甄嬛也能懷上;
偏她華妃娘娘寵冠后宮多少年,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吃酸黃瓜只能發發泄泄情緒,華妃娘娘可是雷厲風行的實干派---立刻申請從宮外請醫生給自己檢查不孕原因。
可惜她并不知道,她的問題根本不在于醫生,而在于皇宮。
如果她能尋個「出宮省親」的機會偷偷找人診治,或許這個案子也就破了。
但她將宮外的醫生接進宮來,這「宮外」的醫生也就變成了「宮里」的醫生。
這位宮外的陳大夫一進宮,就被人領到了太醫院學習二十多位三甲級專家擬下的「參考答案」。
并對陳大夫進行了友情提示: 別的考試答錯了要分,這場考試答錯了要命啊。
古代醫生由于常常可以窺探到東家的秘辛,實在是一個存在被滅口風險的高危行業。
作為這一行的資深從業者,陳醫生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任華妃娘娘那一套「恩威并用」的馭下技能再高,人家陳大夫就是咬緊牙關,不講醫學、只講玄學:
你什麼毛病都沒有,就差一點「緣分」呦。
陳大夫一頭冷汗地講完玄學之后,太后還是不放心,擔心他出宮之后恢復「宮外醫生」的屬性,將真相告知年羹堯。
于是又讓孫姑姑給他上了一堂課后輔導,明確告訴他,加入「皇帝的新裝」隊,可以放心保命。
可憐華妃就這樣,繼續帶著滿心的期望,企盼著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夢。
02
賞花大會一結束,端妃就撐著一格電的身體,連夜跑到了甄嬛的碎玉軒。
拿出一盒事發現場證物,擺出一副「福爾摩端」的架勢,分析了一番「兇貓撲人」事件的疑點。
最后還給甄嬛一條「建設性」結論: 富察小產絕非偶然,是有人故意為之,而接下來這個人的打胎目標很可能就是你,你可千萬要小心啊!
深更半夜還拖著病體,前來警醒甄嬛,聽起來好感人啊。
當場就把甄嬛感動得又是謝恩、又是拿溫太醫送人情、還要特地派人送她回家。
可是仔細想想,端妃雖然哪句話說的都沒毛病,但她這番話對甄嬛有任何實際幫助嗎?
富察落胎是人為?白日里連眉姐姐都感覺到了,用你特特地來告訴?
小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這不是槿汐剛剛與甄嬛說過的話嗎?也不勞煩您跑這一趟了吧?
告訴你吧,提醒甄嬛防范風險什麼的,根本就不是端妃娘娘的真實目的!
端妃娘娘電量如此寶貴,不到關鍵時刻,她是絕對不會輕易出山的。
她來這一趟,既不是為了玩一玩「后宮大偵探」、秀一秀推理能力,也不是來給甄嬛送送人情、串串門的。
而是為了要說出最后這一句:
曹琴默是比華妃更難纏的人!你要知道利刃在誰的手中,才能更好的防范!
打胎這件事的利刃,明明是在皇后與安陵容的手中,可她卻在這個節骨眼,特意跑來提醒甄嬛小心華妃與曹琴默。
其實就是想通過暗示,讓甄嬛認定,此次富察落胎的幕后黑手是華妃與曹琴默;
甄嬛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自然要專心對付華妃黨,自己的大仇才能早日得報,并且奪得溫宜的撫養權。
你可能會說,或許端妃真的以為富察落胎是華妃所為呢?
以「福爾摩端」的水準,她用膝蓋想想也知道:
華妃能夠日常訓練皇后的貓,讓松子對富察的香粉格外敏感嗎?
華妃能在事發當天任意出入皇后宮殿,去「召喚神貓」出洞嗎?
不存在的。
端妃根本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了自己的報仇and奪子計劃,故意將甄嬛的注意力引到華妃黨上罷了。
03
華妃與端妃這兩位做夢都想要孩子的人,一個找外援看病,一個找內應奪子,都紛紛采取了行動。
但一提起孩子,她們心中對彼此的怨念就永遠不會消退,她們還要再來一場正面對決——比慘大賽。
多年前,華妃喝了一碗端妃送來的「安胎藥」,失去了一個成型的男胎,從此便對端妃恨之入骨。
可是她也不想想,端妃那樣一個韜光養晦的聰明人,為什麼會傻到要像齊妃似的,實名制害人呢?
這次她大鬧端妃的延慶殿,端妃仍在不停地為自己辯白。
暗示+1:如果真是我干的,皇上怎麼還會封我為妃?(封號為「端」,因為是皇上讓我「端」給你的)
暗示+2:如果你真有鐵證,你早就把我挫骨揚灰了!(從來都沒有證據能證明是我干的,那根本就是莫須有的誣陷)
暗示+3:是不是你干的不要緊,重要的是皇上怎麼看。(你能不能有孩子,其實都是皇上的意志,與我無關)
盡管端妃再三暗示,可是華妃,一不能怪皇上為何不查出真兇為自己討回公道,二不會想到自己深愛的皇上會來害自己的孩子;
所以,她只能抓住端妃這只替罪羊,來承受自己的憤怒與仇恨。
再看端妃呢?
多年前,華妃不分青紅皂白,強行給她灌下一壺紅花,使她終身不能生育,從此她便對華妃深惡痛絕。
可她也不想想,皇上想讓華妃失子,可以有很多暗戳戳的方式,為什麼非要讓她去背這個明面上的黑鍋呢?
這也不過是皇上的一石二鳥之計罷了。
一碗墮胎藥,同時解決了兩個將門之女的生育問題,而且還能讓兩個將門之家彼此仇視、互相制衡,再不會合起伙來算計他的江山。
端妃在暗示華妃恨錯人的同時,又何嘗想到自己也恨錯了人呢?
可是與華妃一樣,深愛皇上的端妃,哪怕只是被皇上拍一拍肩膀,也能產生無限眷戀,她又怎肯將自己的仇恨記到皇上頭上呢?
于是扳倒華妃,就成了她后半生的全部意義。
皇上的一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使兩個深愛他的女人,終身都活在痛苦之中。
端妃被灌紅花不能生育,實慘;
華妃樂呵呵聞著歡宜香,實慘;
她們兩個人,實在分不出誰比誰更慘,不過是一對被皇上利用的可憐人,一對皇權政治下的犧牲品。
如果說她們的人生有什麼錯,那大概都是,愛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