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
果郡王最后說的話
到底是什麼意思?
接上一章繼續說。
既然甄嬛知道果郡王必死,為何甄嬛不能親自將毒酒遞給果郡王,而是必須誘導他自己換酒?
因為,甄嬛不是太后。
太后殺隆科多,雖然也有不舍,但是太后并不怕隆科多勢力的報復。
而且太后也沒有類似合婚庚帖和雙生子這種致命的把柄捏在隆科多手里。
太后最大的軟肋是三月三,上巳節這件事,但是皇上已經知道了,所以除去情感因素,太后毒殺隆科多并無太多顧忌。
甄嬛可不能這樣莽,或是她沒有底氣這麼莽。
浣碧是果郡王的側福晉,玉嬈是慎郡王的福晉,何況身邊還有崔槿汐、小允子、衛臨、葉瀾依多人監視,若是甄嬛真的照皇上的意思毒殺果郡王,她又能多活幾天?
所以果郡王一開始談判的時候覺得勝券在握:我死不要緊,你要繼續活著把我的大業完成了。
沒想到甄嬛竟然掀桌子,給自己倒了一杯毒酒:那今天就讓我徹底任性一回。
甄嬛的意思是,你若逼我成為你野心的傀儡,逼我弒君奪嫡,那我還不如現在就死給你看。
并且隱晦的指出,以前你說的山盟海誓都是騙我的(世事錯落皆是命中注定,但我不會怨恨你),但你不能騙了我的感情之后在逼我做大逆不道的事情(我要逆風而行),你若逼我,我今天就死給你看。
所以,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果郡王話術的變化,從你要幫我完成大業,到「你要保護你自己,好好的活下去」。
在一開始談判的時候,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果郡王的大男子主義。
他是絕對的主體,而甄嬛,只是他完成大業的客體(被利用的棋子)。
所以當甄嬛說皇上容不下他的野心,要將他的野心拔除的時候。
果郡王很堅定的說,即使生命消失了,但是他的野心,依然不可磨滅(有甄嬛繼續活下去替他完成)。
聽到這句話之后,甄嬛的眼神立刻暗淡下來,并且主動為果郡王倒了一杯無毒的酒。
可以說,在那時,甄嬛本人的意愿并不重要。
果郡王覺得,我的野心就是你的野心,我不能完成的大業,你來替我完成。
甄嬛就是他主體的延伸,野心的附屬,渾然忘了當時他是以「愛情「騙她入甕的。
自私、傲慢、倔強、固執,沒有把甄嬛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但是甄嬛以退為進以死相逼之后,果郡王意識到,甄嬛有她強烈的個人意志,這種個人意志不能威逼,只能利誘。
所以當他決定換酒之后,他一邊表示對甄嬛的深情(我畢生渴望得到的人,我得不到),一邊袒露對浣碧和孟靜嫻的懺悔(卻又辜負了兩位無辜的女子,的確不堪),這時候的果郡王,在我看來,的確有點像一個有些良知的男人(還知道懺悔,還知道他傷害了很多無辜的女子),雖然這些深情和懺悔也許有些演戲的成分,但是對于甄嬛來說,這是軟化她心房的良藥。
原來她愛的那個男人還沒有絕對的冷酷無情,還知道他的確做錯了很多事。
但是當果郡王喝的毒酒發作之后,他意味深長地說:這杯酒若真是你遞給我的,也無妨。那是你選擇了保護自己。我再也不能保護你了,你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知道嗎?
這我就不明白了,或是說,我以前一直看不懂這句話。
明明自甄嬛回宮之后,帶給她最大危險的就是果郡王。
不僅多次無腦表白惹皇上懷疑,更是故意闖殿,將這件事捅破窗戶紙,怎麼能說果郡王一直在保護甄嬛呢?
現在我明白了。
聯想到果郡王死后,甄嬛遭遇到的一切,那些來自衛臨、葉瀾依、崔槿汐的試探和步步緊逼,朝堂上殺母奪子的流言蜚語,可以感覺出,相比慎郡王,果郡王的手段還是相對柔和的。
也許是故作深情的伎倆用慣了,果郡王最后也是勉力保持著「深情」的人設不崩。
對甄嬛,也是利誘居多。
比如果郡王暗示:弘曕那孩子長的像你,你有你的孩子,你要好好活著。
這個時候,甄嬛才意識到,果郡王的死,并不是事件的結束,而是量變到質變,讓事態跨越到了另一個階段。
果郡王死后,果郡王一派的勢力,以慎郡王為首,手握她的合婚庚帖與雙生子的秘密,一定會逼迫她弒君以表忠心。
人心是潘多拉的魔盒,是黑暗森林的猜疑鏈,以后甄嬛面對的,步步都是險境,就好比脫了鞋子在尖刀上走路一般,一不小心就會被劈成兩半。
所以你們可以看見,甄嬛在這個時候情緒爆發: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你要好好的活著!我不想在這里,我不想在這里,求你帶我走!
如果說,剛才甄嬛還怕她與果郡王的談話被外面的人聽見,那這時,甄嬛是故意情緒失控的:聽見的人越多越好,越多人聽見,越能表示她「愛著「果郡王。
皇上那邊,只要果郡王死了,皇上暫時不會威脅甄嬛的生命。
投名狀已經交了,臨死之前哭一哭,盡盡哀思,管你有幾分真情,幾分演技,皇上都不在乎。
可果郡王的爪牙,又如何肯放過甄嬛?
這才是果郡王那句話的真意:你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知道嗎?
潛臺詞:你若背叛我,自然有人會為我報仇。
然后,果郡王在臨死前的最后一句話是:你永遠是我唯一的妻子。
妻子?棋子?
我都傻傻分不清楚了。
假作真時真亦假。
對于果郡王來說,甄嬛的確很重要。
在這麼多陰謀詭計和欺騙利用之中,有幾分真情也是不足為奇的。
若他不重視甄嬛,又怎麼會讓她擔負這麼大的重任?
可果郡王這種扭曲擰巴的愛情,與甄嬛原本期望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真是相去甚遠。
真是這世間的陰差陽錯,從未停歇。
甄嬛失魂落魄的從桐花臺出來,第一句話卻是:是什麼人?
她還沒來得及梳理自己的心情,卻要提防,剛剛到底是什麼人在外面偷聽?
出來的卻是夏刈,帶著皇上的密詔。
因甄嬛圓滿完成了任務,皇上讓她暫領六宮事,位同副后。
可是甄嬛聽到這個消息,卻一點都笑不出來。
可以說,自此時開始,到甄嬛當太后之前,甄嬛的每一時每一刻,都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
甄嬛當上太后之后對皇后說的那句:再不好過,現在也好過了。
我現在才能體會到真意。
別的不說,甄嬛要怎麼面對浣碧的質問和恨意?
以浣碧的智商,她當然無法理解甄嬛的苦衷,我真怕她會失去理智,抱著果郡王的尸首對甄嬛吼道:長姐,你怎麼能那麼狠心?王爺可是弘曕和靈犀的親爹呀!「
所以甄嬛能怎麼辦呢?
寧愿犧牲一下膝蓋也要躲避浣碧的質問。
甄嬛:花落了……
煩死了,毀滅吧,本宮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