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大結局分析:朱瞻基幹了三件蠢事,朱元璋禁止的事,他開先例

常冬冬 19/03/2022 11:42 檢舉

《尚食》中朱瞻基是大明第四代皇帝,他其實沒有歷史學家標榜的那樣——

是個功績卓著的好皇帝!我們扒一扒他幹過的蠢事:

1, 楚王好細腰,明宣宗朱瞻基在皇太孫位置上時,卻是愛好小動物——

促織——鬥蟋蟀!

上有所好,下必迎之!

投其所好,官員從上到下,從皇宮貴胄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全國都跟著玩。

因此也形成了一條產業鏈、資本鏈、血淚史!

以蟋蟀取代稅收;

賣兒賣女為了孝敬一隻蟹殼青「大將軍」;

今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蟹殼青……

作為皇家一哥,權貴的代言人, 朱瞻基幾乎引領了明朝的潮玩時尚,比如今頂流明星的一笑一顰還要風靡大江南北;

蒲松齡清朝的落第秀才 對把此事寫到《促織》一文:

走投無路的書生沒有飯吃,得佛菩薩指點逮住一隻蟋蟀,從此一飛沖天,居然力戰群雄、直搗黃龍,金銀珠寶與房田宿舍無數,成了一方大富豪!

文章極具諷刺和付款,但足見一般!

朱瞻基的這單個人嗜好在登基做皇帝後逐漸淡化,也許是受到《尚食》中姚子衿的原型孫嬪妃的影響——不再萬蟋蟀,改成嗜好美食了!

姚子衿功不可沒,載入史冊!

但揣摩上意、見縫插針、 投其所好的習性在這個民族沒有斷絕……

2, 宦官之患的始作俑者!

朱瞻基絕對是大明朝宦官文化的建立者、宣導者和發言廣大者!

後來造成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被俘的王振、萬曆年間三權分立有其一的馮保、劉瑾、魏忠賢、王懷恩……不計其數,大部分是專權弄權、私心害國。

朱瞻基自小與太監玩耍較多,劇中袁琦就是他們的縮影!

朱瞻基發現太監身體雖不可用,但閹人要是用對了地方,效果會比那些嘴裡仁義道德的儒家學者要好——鄭和就是個例子!

朱元璋對太監是嚴格限制與防范 ,並制定了對太監的三不政策:

不准讀書識字;

不准參與政事;

不准敢于內廷;

朱棣也基本是參照執行,但到了明仁宗朱高熾,由于她的夫人張太后很強勢,身邊的太監也逐漸登上舞臺——後宮代言人制度逐漸形成,一直延續到大清王朝。

西元1425年,朱瞻基登基,太監們與錦衣衛勾結,逐漸把爪牙深入朝廷內外。

到了明英宗時,王振更是權傾朝野,一人獨大、說一不二!

這才釀成後來明英宗禦駕親征,外行指揮內行打仗的慘敗事件。

朱瞻基一朝對太監的人才潛力開發,是一面旗幟,以致後來的大明皇帝紛紛效仿!

這也是大明亡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因此,朱瞻基放著天下那麼多正常人不用,任人唯親,也算混球一個!

3, 獨寵孫貴妃,皇后易主。

男子專情專愛沒有錯,但作為皇帝一定要雨露均沾!

每一個選進皇宮的妃子,背後都是攀枝錯節的權力和勢力支撐;

姚子衿原型孫嬪妃的背後,歷史上應該是朱高煦的皇后——後來為張太后,不然朱瞻基專愛孫嬪妃,讓胡善祥皇后天天吃獨灶,太后不言語,這不正常!

孫嬪妃自小是養在東宮的,是張太后養大的,自然關愛。

而胡皇后的背後是朝廷一方勢力。

當年選她做皇后,也是為了朱瞻基的皇位穩固,在與朱高煦二叔的鬥爭中,能夠獲得胡家——光祿大夫胡榮的支持。

等到朱高煦被滅,胡家勢力不再重要,朱瞻基又喜歡孫嬪妃,張太后為了自己能安度晚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瞻基的獨愛,造成胡皇后寺廟青燈伴佛、抑鬱而終!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1 www.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