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被貶出宮,幕後推手竟然不是皇后,而是頌芝?頌芝結局如何?

古月 20/03/2022 15:16 檢舉

過去,我看完《甄嬛傳》,總是惦記著甄嬛、華妃、皇后、眉莊這些主子們的故事。

對主子身邊的丫鬟們,我從來沒有關心過她們最後會有怎樣的結局。

可近來重看《甄嬛傳》,看到年家倒臺、華妃離世,我發現一個問題:華妃死後,頌芝去哪了?

以前,我很不喜歡頌芝,開始關注這個角色後,她的人生卻讓我眼前一亮。

我甚至對頌芝的一生有不一樣的感受。

她是華妃的貼身丫鬟,算不得好人,但真的是好僕人。

頌芝把她的一生都獻給了華妃,不離不棄地在華妃身邊,守她、護她,愛她,疼她。

所以,做奴婢時,她服侍娘娘,做了小主,她依舊服侍娘娘。

並非畏懼,她是心甘情願,因為在這後宮中,她並不看重地位榮寵、富貴榮華。

自始至終,她看重和在意的,只是她的娘娘而已,她的主子,也只有華妃一人。

頌芝知道她只是枚棋子,但她願做華妃娘娘的棋子。

華妃復寵後,皇上到翊坤宮看望她。

頌芝端水給皇上淨手,皇上聞到水的氣味有所不同,于是詢問緣由。

頌芝說她留心著、揀選著香料為華妃試用。

皇上誇讚她:「虧你懂得這些,自己的手又白,所以華妃才肯用你試過的,朕記得你叫頌芝......」

用膳時,皇上點名讓頌芝為他布菜,並多次用眼神望向頌芝。

皇上的用意太過明顯,然而,華妃卻不願皇上心系旁人。

後來,年羹堯在前朝被眾多文官彈劾。

華妃在後宮剛剛復寵,又被甄嬛分去寵愛,地位大不如從前。

所以,華妃在心腹太監周甯海的出謀劃策下,將頌芝當作禮物送予皇上,以討皇上歡心。

頌芝得寵並非皇上的喜愛,而是一場皇上和華妃對弈的棋局,頌芝是這棋盤上最關鍵的棋子。

頌芝是華妃的棋子。

華妃要用她分掉甄嬛的寵愛,鞏固自己的地位。

還要借她的口打探皇上的心意,替年羹堯在皇上跟前分辯。

頌芝同樣是皇上的棋子。

過去皇上常在翊坤宮留宿用膳,從未對頌芝動過心思。

且頌芝是華妃的陪嫁丫鬟,從華妃入府到如今已有多年,頌芝也自然不可能多麼年輕貌美。

皇上此時突然相中她,原因有三:

一是,那盆淨手的水表明,頌芝在研究香料。

皇上怕頌芝發現他特賜華妃的歡宜香含有大量麝香。

二是,年家在前朝和後宮的勢力都很大。

要一舉除掉年家,就要讓他們先放鬆警惕,以為皇上還看重和依仗年家;

三是,皇上在尋找一個能在後宮揭發華妃的人選。

寵倖頌芝是皇上一舉多得的一步棋。

一得,頌芝是年府出來的人,寵倖她便可製造器重年家的假像;

二得,頌芝若因寵愛而投靠皇上,那麼後宮中便有了揭發華妃的最有力助手;

三得,頌芝的受寵必定惹來華妃的恨意,若華妃因此殺死頌芝,歡宜香的秘密便不會洩露。

只是皇上不知道,頌芝久居深宮,見多、也做多了陰謀算計的事。

所以,她遠比涉事尚淺的餘答應要清醒得多。

她不會為皇恩而背主,也不會為爭寵而棄義。

她不愛皇上的雨露,她要做也只會做華妃娘娘的棋子。

那時,華妃還不懂頌芝的好,她眼裡心裡只有皇上,頌芝只是僕。

她知道娘娘最在意的是皇上,可她還是竭力去做娘娘生命裡最後的光。

年家終究沒能逃脫帝王的權謀算計,年羹堯死了,華妃被打入冷宮。

當皇后對皇上說:「年答應一直都想面見皇上」時,皇上說:「朕跟她已經無話可說了。」

甚至連對華妃最後的審判,皇上也交由和她素來有恨的皇后定奪,並說:「不必來回朕了」。

華妃失去可以依仗的家族,失去帝王的寵愛,被祺貴人當街嘲諷,被甄嬛和眉莊暗地算計。

後宮的人,都在笑看昔日倡狂驕傲、張揚跋扈的華妃,如今落魄淒慘、備受冷落。

唯有頌芝默默的跟著她。

華妃在宮中為哥哥燒紙,頌芝拎著裝滿紙錢的籃子陪在她身邊。

她一遍遍叮囑道:

「小主,咱們還是快點燒吧,在宮裡燒紙錢不合規矩,這要是被發現了,可是重罪呀」;

「奴婢還是出去看著吧,今天小主得罪了祺貴人,只怕有得鬧呢」。

華妃依舊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她說:「我怕她做什麼,她要來就來,皇上要殺就殺。」

可是頌芝擔心的哪裡是皇上降下殺頭的罪?

她最擔心的是祺貴人會仗勢欺辱華妃。

小主是她的信仰,是她心裡的美好,是她用心的守護,如何能被那些賤人隨意欺辱?

患難的淒涼中,華妃終于看到身旁這個瘦弱的身影。

她摸摸頌芝的臉:「也只有你,被我連累了,還肯跟著我。」

華妃的語氣中有感歎,但頌芝的眼中更多是欣慰和滿足。

她望著華妃動情地說:「奴婢從小就侍奉小主,為小主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當整個世界都拋棄華妃,她還有頌芝,頌芝是依舊守護她的那道光。

後來,皇后下旨賜死華妃,讓她從毒酒、匕首和白綾中選一樣做了斷。

可華妃沒見到皇上的聖旨不肯赴死,她仍舊希冀著那個她愛了一生的男人對她有一絲情意。

甄嬛將皇上對年府的忌憚、對華妃的防備、歡宜香的秘密、端妃幕後的主使全盤告知華妃。

華妃傷心欲絕,對天長歎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呀!」撞牆慘死。

華妃死了,劇中再沒有頌芝的下文。

一個失去信仰的人,她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有人說,她在世間再沒有留戀,大概會隨著她的太陽華妃離去。

回看她的人生,想著她的人性高光,我忽然猜想她可能沒有死去。

而是用另外一種方式生活,繼續守護她的娘娘。

華妃為年羹堯燒紙時,曾對頌芝說:「皇上如此絕情,都是因為甄嬛那個賤人,即使我死了,也一定不會放過她。」

頌芝是將華妃的習慣愛好、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的人。

當華妃說出這句話時,她的心裡定然牢記:無論生死都要向甄嬛復仇。

可頌芝被封答應,原來就只是皇上的一步棋。

年家倒臺,華妃被貶,皇上明確地安置頌芝:「隨她去吧,就還做宮女伺候年答應。」

頌芝沒錢沒勢,又沒地位沒寵愛。

她若向甄嬛尋仇,唯一能賭的便只有華妃曾經的寵愛。

華妃死得那樣淒慘,「皇上知道後倒默默了良久」。

以皇上多疑的性格,必然會猜到華妃慘死是事出有因。

他派人私下打探華妃臨死前的事。

頌芝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將甄嬛「逼華妃就死」的事情,和華妃的深情告知皇上。

人沒死時,怨恨和忌憚會愈來愈濃烈,可是人死了,恩義和情愛卻常常氾濫起來。

就像純元皇后一般,她若一直在,皇上與她不見得一直恩愛有加。

但純元皇后死了,所以她活成了皇上心中永恆的白月光。

華妃同樣如此。

她活著時,皇上看她是年家的女兒。

她死了,皇上便會想起曾經恩愛的過往,華妃如何明豔動人、活潑性情。

所以,不早不晚,華妃剛一死去,皇上便在夢裡喊起了「菀菀」的名字。

菀菀早已不僅僅是純元皇后的名字,更代表了一切逝去的美好。

在皇上心裡,曾經的王府,有菀菀,有世蘭,有宜修,有獨屬于她們的青春年少和純真美好。

只是華妃已是罪臣世女,在皇上授意下死去,他斷不會在夢中喊出華妃的名字。

我猜,那晚皇上口中喊著「菀菀」,心裡想著的或許是世蘭吧?

才不久,甄嬛便因誤穿純元皇后的故衣而失寵。

那只是一件衣服而已。

曾經「怕萬一有什麼不測會傷到你」、「絕不獨活」的皇上和甄嬛真的至于因為一件故衣而盛怒至極、恩寵不再嗎?

或許是頌芝的報復有了回應也未可知!

那麼頌芝最後會去哪裡呢?

首先,頌芝雖不得聖心,但畢竟曾服侍過皇上。

因此她的身份不同于一般宮女,不會隨便被處死。

況且華妃已死,華妃的宿敵皇后和甄嬛都沒有必要出手殺頌芝。

因為那樣只會給自己平添殺孽,壞了名聲。

其次,身為皇帝曾經的女人,頌芝不可能出宮嫁人。

皇上即便再不喜歡頌芝,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女人再委身其他人。

這是皇家顏面的問題,不容商量。

再次,皇上不會殺死頌芝。

一是皇上心底懷念華妃,他會留下頌芝的性命,算是對華妃的情意。

二是從皇上對曹貴人的態度來看,皇上因曹貴人背棄舊主而賜死她。

說明皇上其實十分認可和欣賞忠心的人。

所以,對于頌芝這樣死心塌地追隨華妃,甚至在華妃落魄時依舊隨同服侍的人,他也會留下生機。

最後,皇上保全了華妃死後的顏面,以貴妃的禮儀下葬華妃。

貴妃的下葬禮儀不同于清冷的殯葬,也許皇上會允准頌芝去華妃的陵墓守靈吧。

依舊日日守著華妃娘娘,陪她聊天,聊聊那些她愛過和恨過的人。

秋日的午後,頌芝帶著華妃生前最愛吃的蟹粉酥,坐在陵墓前。

她依舊溫柔地說:「娘娘,皇上還是很喜歡娘娘的,甄嬛那個賤人已經失寵了,被貶出宮了......」

「娘娘,皇上還是最喜歡娘娘的,祺貴人那個賤人也已經失寵了,她死了......」

有些人,哪裡都不好,可只要她還有一點點愛,就足以活成她所愛之人生命裡的光。

頌芝不討喜,可是她活成了光,華妃生命裡最後的一束光。

我依舊不喜歡頌芝,飛揚跋扈、仗勢欺人、心狠手辣。

可卻不敢小看她,在那個冰冷的後宮,她那樣清醒而深情。

她身份低微,但卻竭盡所能地溫暖了她的小主。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1 www.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