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孫,明仁宗朱高熾長子,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書畫家——朱瞻基,他在位十年,去世時才三十八歲,有人統計過中國古代的皇帝的平均壽命,歷代皇帝一共335人,平均壽命是41歲,算是高危職業了,而明宣宗皇帝活到38歲,也就說明他的壽命比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還短。
我們先說一下朱瞻基為什麼會成為皇帝的接班人,早在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曾作了一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後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太監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就意識到夢中的情景,是不是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冊立為皇太孫,而朱高熾能成為明朝第四位皇帝,那是托了兒子朱瞻基的福。
作為他的妻子胡善祥來說,雖然她是「祥瑞」事件的當事人,但她不是始作俑者,她入宮封為皇太孫妃才十五歲,所以說胡善祥在這件事中是無辜的,她被廢後位的主要原因,還是朱瞻基不愛她,當「祥瑞」事件真相大白後,朱瞻基更是厭惡她,年輕的皇帝才廢了胡善祥的後位,歷史上記載:宣宗後來也為此悔過,說是少年衝動。
朱瞻基算是一位明君,他在位的時期也是廣施仁政,使民生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在外交上最著名的就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關于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網上有很多分析,都是圍繞中毒和勞累而死,中毒一說在于明朝的帝皇偏愛各種丹藥,認為丹藥可以延年益壽。可朱瞻基非常年輕,沒必要靠丹藥保持精神狀態。
勞累一說是朱瞻基勤政,他在位期間屬于明代的黃金時代,不俗的治國成績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在中央集權的制度下,很多事情皇帝都是親力親為,因此朱瞻基過度勞累而死,但明代的內閣制度就是在明宣宗時期完善的,這才有了後來的票擬批紅制度,有內閣在,皇帝再勞累,能勞累到哪裡去?
縱欲過度也是不可能的,據《明實錄》記載,朱瞻基的後宮嬪妃不過十四人,其中還包括不會被臨幸的女人,在《明史》的記載中,在朱瞻基駕崩的前三天,就已經感覺到身體不適,無法上早朝,朱瞻基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便命眾大臣去拜見太子,還急忙立下遺詔,讓太子朱祁鎮繼位,三天后朱瞻基就駕崩于乾清宮,終年38歲。
朱瞻基此前的身體並無大礙,但這次他的病情來的非常兇猛,而且讓他在短短三天之內就垮掉,可見他的死還是很蹊蹺,一般來說皇帝由病而亡,往往會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就算是非正常而亡,野史也會帶上一筆,可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提到宣宗真正死亡的原因。